推荐第16页

“新旅”与淮安县文工团 / 陈阳

“新旅”与淮安县文工团 / 陈阳 一九四三年春,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坚持敌后斗争的淮安县组建成文艺工作团,全团拥有近三十名青年男女同志,开展以高唱抗日歌曲和排演淮戏为主的文艺活动。建团初期...

淮安化工厂土法生产胶木粉的前后 / 张玉焕

淮安化工厂土法生产胶木粉的前后 / 张玉焕 一九五六年在“三大改造”高潮中,淮联工业社,联合培元肥皂厂,建华工业社,黄楚记工业社,华国春工业社,群力工业社,桓兴工业社等六家手工业作坊合...

淮安市无线电元件厂是怎样办起来的 / 张玉焕

淮安市无线电元件厂是怎样办起来的 / 张玉焕 淮安市无线电元件厂是当今国内生产彩电、黑白电视、收录机用中周、电感的最大厂家之一。1987年在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査中被国务院工业普査领导小组评为...

五十年代淮安工商联 / 王震华

五十年代淮安工商联 / 王震华 淮安,古之名郡,交通方便,民风淳朴;市场繁荣,商业旺盛。清代以来,许多客籍的官僚、巨商、豪富纷纷来淮落户,形成运河线上一大消费城市。随着形势的发展,早在...

刘鹗与罗振玉在思想性格上的异同 / 罗继祖

刘鹗与罗振玉在思想性格上的异同 / 罗继祖 《淮安文史资料》第六辑武禧同志撰写的《刘鹗与罗振玉》一文,文中提出了两个问题; 一是刘罗两人交谊莫逆,何以晚年几至避面; 二是刘发配新疆时,罗...

汪济良与《医药研究月刊》 / 王健夫

汪济良与《医药研究月刊》 / 王健夫 淮安城内老西门大街39号,住着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中医,他的名字叫做汪济良。 我认识汪济良先生,是在1940年淮安县城沦陷期间。那时他到淮安东乡车桥、陈河、...

淮安十番 / 黄平

淮安十番 / 黄平 《淮安十番》是淮安著名的一种民间音乐。它融管弦、诗词、打击乐于一体,风格独特。 管弦包括笛、管、笙、琵琶、三弦、二胡、箫等乐器。锣鼓等打击乐包括大锣、小锣、小镲、班...

花跷扑蝶 / 黄平

花跷扑蝶 / 黄平 民间双人舞《花跷扑蝶》是淮安文化遗产中又一朵璀璨夺目的艺术奇葩。 舞蹈系由男女二人踩在二尺多高的花跷上表演。男扮顽童,手持折扇,女扮蝶女,手持长竿吊着的蝴蝶。顽童在...

旧时代的淮安婚嫁习俗 / 沈光祖

旧时代的淮安婚嫁习俗 / 沈光祖 自古以迄于30年代,男婚女嫁,遵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门当户对、八字相合”的原则,婚嫁有议婚、相亲、订婚、通喜信、晾嫁、送嫁妆、结婚(迎娶、拜堂、闹房...

基督教在钦工的传播 / 黄友达

基督教在钦工的传播 / 黄友达 —九一二年(民国元年),艾得士伙同林小姐、魏小姐从淮安城里来到北乡首镇钦工传教。他们三个都是美国人。艾得士个子不高,大约四十来岁。林、魏二人比较年轻,才...

返乡探亲日记 / 张铁民

返乡探亲日记 / 张铁民 编者按:张铁民先生,淮安车桥北三角墩(今仇桥新墩村)人。早年毕业于“镜人国学专修馆”、“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苏北分部”。1950年赴台,由军界转入教育界,历任高中教师、...

《淮安文史》十年 / 文史办

《淮安文史》十年 / 文史办 自1984年《淮安文史资料》第一辑正式问世,至今已整整十个寒暑了。 从1959年敬爱的周总理倡导文史资料的征集出版工作起,淮安县政协即开展了文史资料的征集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