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淮安 老淮安
  •     
  • 淮安典籍
    • 名家集萃
    • 淮安方志
    • 淮安文苑
    • 新书赏鉴
  • 文史纵横
    • 文史专辑
    • 文史探讨
    • 淮安档案
  • 淮安今昔
    • 今日淮安
    • 淮安印象
    • 影像记忆
    • 地理城垣
  • 名城揽胜
    • 淮安名人
    • 淮安名胜
    • 淮上诗联
    • 金石书画
  • 淮上风情
    • 掌故民风
    • 民间艺术
    • 淮扬美食
    • 山阳医派
  • 时代脉动
    • 乡情偶寄
    • 读书利器
  • 专题聚焦
  • 请到 [后台->外观->菜单] 中设置菜单
我的主页 › 名城揽胜 › 淮安名胜 › 淮上名园|状元楼
#淮安名胜#

淮上名园|状元楼

2019-10-26 21:53:00
165 0 0

淮安旧有两座状元楼。一在河下竹巷东,为沈祭酒十洲先生故里。先生名沈坤,字伯生,一字伯载,号十洲,明代抗倭功臣。明嘉靖二十年(1541),沈坤中进士一甲第一名,钦赐状元及第,成为科举制度以来淮安首位状元。楼创建于何时,志乘未载,仅见于胡天放《魁星楼碑记》。后祀先生木主于其上,以志功德。其原委载于王天池《沈十洲先生垂永录》中。另一为新城南门城楼,亦曰“状元楼”,乃十洲先生读书处。其匾额为邑人熊斗阳手书。

《淮安河下志》“沈十洲祭酒第”条下云:安东程与九得龄,余族人也。著有《枣花楼诗集》,中有一题云:余祖居在竹巷中,相传为明祭酒沈伯生先生故宅。巷东旧有楼,俗呼为状元楼,岁久渐圮,甲戌夏重加修葺,落成之日,放歌书怀。余案:枣花楼旧居即在今状元楼之西北隅,大门与梅家巷相对,余幼年犹见之,今毁拆已尽,只存小屋数间,余俱作菜圃矣。

明清时期,状元楼屡圮屡新。据《河下志》载,“道光初年,楼欲倾,邻人遂毁之。嗣程君道南捐资,购木柱四,上覆以瓦,适程物故,工遂止。咸丰壬子,王君月航天池、殷君沚南自芳、程君秀峰钟、徐君训忠德基、吴君澹泉兆登诸君子募资修复。每岁三月十二日一祭,是日为先生诞辰。后改为春秋二祭。”

如今的河下竹巷街西首沈坤状元府,系2017年于原址重建。竹苞松茂,美轮美奂。

推荐阅读:状元楼与埋倭墩 / 刘怀玉

沈坤书法不错。河下打铜巷尾“射阳簃”为吴承恩著书室。《河下园亭记》载,“射阳簃”题额即为沈十洲殿元坤所书,书法欧、褚,笔力刚劲有锋。

沈坤以蒙冤庾死狱中。其似有风湿旧病。明代《余午亭先生医案》云:学士沈十洲公讳坤。病左手痛,不能上头,左边身体俱麻木不便,医作风治,概以搜风顺气散。史国公浸酒方等药,不效。就余诊之,左脉芤而弱,右脉涩而濡,予曰:“此非风疾,乃失血症也。”经曰:目得血而能视,手得血而能握,足得血而能步。今脉芤而主失血,脉涩主血虚,血虚而用风药,则血愈耗,火盛用酒剂,则火盛炎。公笑曰:“予病肠风下血有年也。”遂以四物加酸枣仁,阿胶各八分为君;人参,白术,山药各六分健脾生血为臣;红花,槐花各三分凉血为佐,秦艽,松节,羌活各三分通关节为使。兼以归、芍、阿胶、参、芪、术、茯苓、杜仲、枸杞等丸服,一方痊愈。

登状元楼
安氏(明张芝阶妻。皆能诗。芝阶父世才,万历十七年进士,户部郎中。)
圣主抡元遇早奇,乡居时负蓼莪悲。
御倭郭外成坚垒,受谤朝中作系缧。
墓冷空埋长剑恨,楼高尚忆苦吟时。
秋风吹彻长淮水,父老怀恩泪暗垂。
自注:楼为沈祭酒坤读书处。祭酒御倭,保障淮人,受诬而死。
吴山夫(玉搢)《淮南诗钞》云:“祭酒素与胡给事应嘉有隙,会有倭警,练兵保乡党,以兵法部署,有犯者榜笞之。被笞者怨,应嘉遂与二三青矜撰为谣言,构之御史林润,知府范槚持其狱甚坚,然皆流谤之言,无所指实。”读此诗及夏编修涂山诗合观之,知祭酒之冤。其代之鸣者数十年如一日也。安氏或亦祭酒之姻娅子姓与?不然,何以一弱女子而能作此感慨凭吊之语耶?新城南门城楼,旧有熊斗阳所书状元楼额,以沈祭酒微时读书其地,故名。今竹巷之状元里,乃其贵后里居处,非当日之状元楼也。
又吴玉搢《山阳志遗》卷四:“吾乡闺阁中以诗老者,在唐则有吉侍郎妻张夫人,在明则有潘马龙叔旸妻仲云鸾、张文学芝阶妻安氏……安氏止传《秋日登状元楼》一诗,为吊沈祭酒坤作。状元楼即新城南门楼,非竹巷状元里也……祭酒以御倭受谤,庾死狱中。安必其姻戚子姓,故登楼吊之。感慨悲伤,绝无闺阁习气。”
出自《山阳诗徵》

赠沈十洲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别号射阳居士,明嘉靖二十三年贡生,官浙江长兴县丞。著有不朽名著《西游记》及《禹鼎志》(已佚)等。其表外孙丘度辑有《射阳先生存稿》。)
东风朝马散鸣坷,北极晴光带玉河。
寒食中官传画烛,春衣侍史捧香罗。
蓬莱雪后烟花满,阊阖天心雨露多。
染翰朝朝供研滴,凤池新绿酌恩波。
吴山夫云:射阳先生与沈祭酒十洲交最笃,见所作《沈赠公卓亭墓志铭》,其略云:“昔承恩与祭酒俱童雅,同试生儒郡邑,一见相钦异,定交数百人中,因互拜其父母。时卓亭公爱十洲甚,肆之家,谢诸闲往来者。唯承恩至,公辄喜,展履迎迓,与对谈今古,洒洒无倦,出嘉羞珍果啖之。余幼子凤毛,祭酒又尝许婚以其女。”
出自《山阳诗徵》

过淮阴吊沈十洲太史
王信(王信,盐城人,明嘉靖中任进贤县主簿,寻罢官归。唐顺之视师江淮时,曾礼重之。著有《西溪诗草》一卷。)
枚皋词赋安能武,韩信机钤不善文。
争似当今沈太史,独将文武际风云。
一铸吴钩三十年,涂钩人血尚新鲜。
铦锋未试妖氛净,白气冲宵上烛天。
扬州一火下淮城,当路人人弃甲兵。
太史不来身一战,西湖满载入东溟。
一剑才鸣万口谗,阵云无色将星寒。
九重他日忧西北,始信军中少一韩。
太史当年奏五云,功名不数沈休文。
谁知鸟尽良弓弃,一过淮阴一吊君。
一战功成万户侯,如何只恁卧山丘。
精英已逐倭魂去,拟向东溟起蜃楼。
昔年寇攘测诸公,子女人人在掳中。
今日得安家室乐,不思保障是谁功。
海寇纷纷孰敢撄,独能一剑斩长鲸。
诸君何不怜才甚,自坏江淮万里城。
东倭西寇正交侵,将帅何人有死心?
他日圣朝思猛士,九原一酹万黄金。
出自刘怀玉《抗倭状元沈坤》

登金牛墩谒大司成沈十洲墓
丁尧生(明淮安诸生)
湖上重游往事迁,水亭山阁尚依然。
柳丝不改当年绿,花萼犹争旧日妍。
松暝鹤归斜照下,芷香燕掠晚风前。
十洲何必论三岛,自是金牛有洞天。
出自《乾隆淮安府志》

金牛墩怀古
夏曰瑚(字敷公,号涂山。崇祯辛未科进士第三人及第,授翰林院编修。)
蔓草连荒野,天高雁陈分。
村翁谈往迹,英主宿雄军。
箭镞沙场冷,牛羊夕照曛。
最怜埋骨处,祭酒只孤坟。
吴山夫云:墩在郡城西北十余里,世传周世余伐南唐驻军于此,故诗中四句云然。祭酒指沈殿撰十洲,伤其有功不醉,反为人构陷,瘐死于狱中也。
出自《山阳诗徵》

报功祠吊明大中丞父子
张鸿烈(字毅文,号岸斋。康熙己未举鸿博,授翰林院检讨,以言事罢官。曾与修《明史》,历国子监助教,迁大理寺副,以忧归。著有《淮南诗钞》两卷,纂修康熙《山阳县志》五十六卷。)
明世宗时,沿海倭寇之惨,古未闻也。己未夏,贼由吴淞至狼山,将趋山阳马逻乡,淮人震恐,城门昼闭。江北巡抚李遂,从间道提兵疾走,夜入淮城。部署定,潜师据姚家荡,贼殊不意。明日,合战稍却,奔庙湾,公率师大败之。淮人感恩,立报功祠于姚家荡。朱文肃《涌幢小品》载公之子孝廉名材,年方二十余,时在署中,见势急,白于父,发漕司库金募死士三千人,自将奋击之,斩首五千级。遂江西丰城人,嘉靖丙戌进士。子字见罗,亦宦至中丞,万历间理学名臣也。祠今不可考。
天鸡啼彻海云红,扶桑影蔽日本东。
狡倭弄兵胡瞰里,时时万里乘长风。
淮海维扬久清晏,妖氛转斗趋淮甸。
狼山烽火照三城,鸟言卉服来酣战。
李公握算识倭情,倍道兼驰夜入城。
部署虽定援师绝,谁知公子更知兵。
手散黄金募死士,三千义勇沙洲至。
或是田横岛内人,不须恶少淮阴市。
公子青春一孝廉,早探理窟通韬铃。
与倭合战惊风雨,逐北追亡丑类歼。
吁嗟!功成易说临阵难,当时沿海逢倭患。
淮人祠祀李开府,姚家荡里肃衣冠。
君不见,倭至淮城闭,中丞父子挺大义。
倭寇亡,祠宇荒,岁时伏腊遗蒸尝。
世情冷薄多如此,谁其敬终能若始。
倭患重生未可知,安得再有此公子。
“识倭情”下自注云:倭入扬州边海境,公策其或由泰州趋 江都,或犯天长窥凤泗,皆以奇兵扼之,若由海口趋淮城,必成 擒矣。倭果阑人淮入马逻乡。
按:录自《淮南诗钞》。据《明史》卷227李材本传,李材字孟诚,举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官兵部郎中,广东佥事,云南洱海参政。因事下诏狱六年,戍镇海卫,久之赦还。村所至,辄聚徒讲学,学者称见罗先生。
出自刘怀玉《抗倭状元沈坤》

状元兵
张鸿烈
雪沈祭酒冤也。祭酒名坤,号十洲。少负奇才,任气违俗,嘉靖辛丑第一人及第。历官南祭酒。不附权贵,滞翰林将二十年。居母丧,家在郡城外,倭寇犯淮,公散家资募乡兵千余人,自教练之。倭纵火延烧,官兵且却,公率乡兵亲当矢石,射中其魁,乘胜追杀。城上人望之,呼曰:“状元兵!”未几,倭以二十二船从泗而下,焚杀尤惨。公会战,大破之。巡抚李遂荐其“才兼经略,功收御侮”。起北祭酒,为同乡给事中胡应嘉构陷,御史林润劾之,被逮,卒于狱中。按祭酒素与应嘉有隙,倭警练兵保乡党,以军法部署,有犯者辄榜笞之。被笞者怨,应嘉遂与二三青衿,撰为谣言,构之林润。知府范榄持其狱甚坚,然皆流谤之言,无所指实。大学士朱文肃公《大事记》曰:林润劾祭酒沈坤,庾死狱中,非其罪,人多冤之,口语藉藉,林亦深悔云。胡后裔今绝。
倭蹒华夏古所无,震荡陵寝趋中都。
祭酒思报国恩殊,尽散家财招卒徒。
红旗闪闪卷甲趋,大歼岛寇淮海隅。
楚州太守气豪粗,守城亦挽两石弧。
才不相下诉切肤,释倭不攻攻文儒。
同辈腾谤流天衢,曾参杀人宁非诬。
坐令淹禁缧绁拘,为倭报仇何其愚。
功存桑梓名难污,险狠堪恨林与胡。
按:录自张鸿烈《淮南诗钞》。
出自刘怀玉《抗倭状元沈坤》

赠沈缙山
马元文(字素先,号贲园,乾隆三十六年举人。四十六年会试,以耆年赐翰林院典簿。)
己酉(乾隆五十四年,1789)秋,过沈缙山书斋,谈及吾淮世家遗泽,因出其七世祖十洲先生殿试策,并诰命一轴。先生为前明嘉靖二十年廷试第一人,历官至祭酒、宫詹。勋业文章,史乘传之旧矣,及今二百余年,犹见先正典型历久不坠。展诵间,令人有景星庆云之羡。缙山有子若孙,皆隽异过人,他日必有能绍继家声者。为赋律句以赠
鸾章凤藻沛恩纶,一代遭逢洽主臣。
国美先猷三锡命,家传鸿宝百年新。
远征文献夸先甲,宏奖风流想替人。
累叶书香期接武,会看彩笔奋簪绅。
出自《山阳诗徵》

状元楼
程钟(字秀峰,号讷庵,道光间诸生,著有《淮雨丛谈》。)
走马长安一梦中,文猷武略总成空。
儒生有技能歼虏,御史无情忍害忠。
当日英名夸荐鹗,故乡遗址渺孤鸿。
功臣多少冤难白,我吊韩侯更吊公。
原载《淮安河下志》

状元楼工竣,里人致祭乡贤沈公,礼成即事
程钟
赵家轩畔沈公乡,旧有闻人共里坊。(原注:谓阎征士。)
史乘尚堪寻事迹,文章今更吐光芒。(原注:运河西岸掘得漕抚王公遗爱碑,系公撰文。)
昔时楼阁嗟倾圮,此日经营为表彰。
崇德报功存古迹,非关科第乐称扬。
其二
御寇当年赖我公,毁家纾难矢精忠。
两千卒练摧勍敌,三百年余识隽功。
棂槛重新规制拓,馨香敬荐礼文隆。
故乡遗迹常留此,合与徐庐陆墓同。
觐案:《淮雨丛谈》称程与九得龄有《修葺状元楼落成》诗。详后《第宅·沈祭酒宅》。
原载《淮安河下志》

状元楼
胡克敬(字梓农,道光间岁贡生。工古文词,著有《漱六斋诗文集》。)
可惜金鳌顶上人,功名如梦命如尘。
一生乡党无知已,半壁山河有义民。
平地忽成三字狱,高楼空倚万家春。
年年画角哀声里,泪洒西风荐血苹。
出自《抗倭状元沈坤》

沈祭酒殿试策书后
范以煦(字咏春、熙台,号韵瑃,别号退民、息影居士。道光二十三年优贡生,咸丰九年北榜副榜。著有《淮壖小记》、《淮流一勺》等。)
红丸吞处妙灵中,遗恨偏如殷子通。
却忆倭墩曾报最,更谁怀古述殊功。
“殷子通”下自注:宋濂《王先生毅小传》:昔者山阳殷子通以乡兵拒寇,为长吏所害,门生毛术,手刃其仇。按:范以煦,
出自《抗倭状元沈坤》

沈祭酒殿试策
李元庚(字莘樵,道光庚寅诸生,咸丰间军功保盐运司运同,著有《望社姓氏考》、《山阳河下园亭记》、《餐花吟馆诗集》。)
天生奇才人必异,一粒红丸梦仙赐。
射策金门捷大魁,策长二千三百字。
御书一甲第一名,拜官先畀南司成。
抱恨终天悲何极,家居忽闻倭寇惊。
先生散赀乡兵练,射中渠魁魁不战。
城上人呼状元兵,大破贼船淮乃奠。
功成贼去人交称,荐剡独有李中丞。
天子嘉之兼经略,谁知营营来青蝇。
胡忌林劾范持狱,庾死狱中冤竟覆。
同忆銮坡对策时,昔何荣兮今何辱。
吁嗟乎,卫人反遭谗人嗔,手刃其仇无其人。
寄语读书明哲者,保邦亦宜保其身。
出自《山阳诗徵续编》

哀王月航茂才(天池)夫妇死难
李钟骏(字通夫,元庚子,咸丰甲寅诸生,附贡,著有《枕经书屋存稿》。)
守身洁,殉身烈。
夫妇死,誓同穴。
片念不可移,两心坚似铁。
纷纷铜马来,入门剑忽掣。
先生读书识大义,一腔所横惟热血。
名虽微,心不折,见危授命志已决。
书生报国肯捐躯,明德馨香配先哲(先生居状元楼侧,邑人拟立木主配享祭酒楼中)。
夫已亡,妇永诀。
巾帼中,有豪杰。
墓前待发连理枝,夜台复绾同心结。
何人剪纸大招来,不使忠魂终湮灭。
出自《山阳诗徵续编》

状元楼吊沈十洲祭酒
刘元方(字式孟,号小艭。道光十七年拔贡,梅花老人刘四柱后裔。)
高楼遗迹壮新城,淮水东流咽恨声。
贝锦南箕乡士狱,云旗金鼓状元兵。
人生传岂关高第,当日冤谁识主名。
过客怆怀读书处,凭栏东望海云睛。
出自《山阳诗徵续编》

状元兵
邱奂(字孚伯、芙伯,嘉庆二十三年淮安府学诸生,补廪生。弹词女作家、长篇弹词《笔生花》作者邱心如长兄。著有《醒庐杂著》。)
明季烽烟警,淮阴孰御倭。
状元亲矢石,兵气壮山河。
势已成猖獗,师谁统鹳鹅。
官军惭弃甲,乡勇奋操戈。
云集同袍众,风声进士科。
鹏搏魁艺苑,鸿号唱铙歌。
文武才如许,功名命奈何。
弹章林御史,谗口铄金多。
出自刘怀玉《抗倭状元沈坤》

状元兵
邱奂
倭寇犯淮肆焚掠,延烧纵火官兵却。
御侮谁收一战功,莫道书生无将略。
十洲少小负奇才,任气违俗志磊落。
及第群推第一人,权贵不附功名薄。
翰林濡滞二十年,祭酒家居悲落拓。
烽烟四起贼披猖,招集乡兵争踊跃。
矢石亲当鼓不衰,射中其魁倭怖愕。
荡平小丑力恢恢,经略将军堪寄托。
伏波不纪云台勋,淮阴反被后车缚。
从来功者罪之媒,浊世那容留蹇谔。
构陷被逮卒狱中,林胡众口偏金铄。
淮人指点状元兵,生气千秋常锷锷。
出自刘怀玉《抗倭状元沈坤》

杂感六首
阮钟瑗(字次玉,号定甫、定夫。嘉庆二十二年岁贡生。著有《修凝斋集》六卷。)
其一
状元兵解阵云翻,瘐死还衔钟室冤。
千载淮濆幽怨在,不堪清夜听啼猿。
自注云:沈十洲司成练兵御倭,被胡给事构陷死狱中。
出自刘怀玉《抗倭状元沈坤》

竹巷状元楼祭沈十洲祭酒
王天池(字月航,道光末诸生。为状元楼修复者之一。著《沈十洲先生垂永录》未竟。咸丰十年,捻军至,自尽以死,私谧文贞先生。)
杏林春宴冠蓬莱,砺剑援抱大将才。
马革归来悲诏狱,蛾眉谣诼痛泉台。
状元兵已惊穷岛,祭酒楼曾堕劫灰。
为荐溪苹春社后,摩碑挥泪重低徊。
“劫灰”下自注:楼在新城南门,久圮。复建于竹巷状元里。
出自《山阳诗徵续编》

状元楼怀古
殷自芳(字沚南,号霜圃,道光二十五年诸生,著有《松竹草堂遗稿》、《筹运篇》、《淮南吟》等。)
夜眠苫山昼谈兵,力遏狂倭护楚城。
永世问谁修武备,如公才不愧科名。
冤齐钟室血同碧,功在长淮心更清。
剩有荒楼依雉喋,榛芜深处夕阳明。
出自《山阳诗徵续编》

殉难诸友诗
徐嘉(字宾华,号遁庵,别号东溪渔隐。同治九年中举,后被选任昆山教谕,年老归里。为清末民初知名的经史学家和灯谜学家。著有《味静斋集》、《遁庵丛笔》等。)
庚申壬戌西贼连犯郡城,山阳境内男妇殉难三千余人。余与友人裒诸名氏,请高紫峰师牒诸漕帅,题旌附祀邑之忠孝节烈诸祠。覆校元册,泫然赋此
元戎避残寇,下士殉衡门。
悔读芜城赋,重招楚客魂。
全家留弱息,高节达天阍(牒中首列其名)。
祭酒楼头望(河下竹巷祀沈十洲祭酒),烟霾白日昏。
出自《宣统续纂山阳县志》

状元楼
卢福臻(字介清,光绪四年诸生,著有《咏淮纪略》二卷,此诗载于卷下。)
新城楼访状元居,祭酒当年此读书。
保障全淮倭寇御,受诬莫白我欷嘘。
出自刘怀玉《抗倭状元沈坤》

咏明沈坤、汉韩信
冷巢(名曹昌麟,字民甫,一字民父,号冷巢,淮安人。)
轻车缓过状元楼,犹忆先民沈十洲。
豪杰不忘烹走狗,可怜冤狱比韩侯。
其二
将兵多事为谁愚,河上逍遥无老渔。
终古哀惟亡国大,王孙何若乞为奴。
其三
金铁鏦铮鸣不平,秋声疑有状元兵。
埋倭未得难埋恨,潮咽新城隔旧城。
录自民国淮安《民报》 刘怀玉《抗倭状元沈坤》

0 0
# 名胜# 诗词# 名城# 名人
相关文章
淮阴议修铁路考 / 杜涛
忧郁的美 流动的歌
白头花烛话当年
荆如棠与《义贞记》 / wrin
淮上名园 | 遥望篆香楼
我之新年 / 天虚我生
萧湖 / 曹昌麟
而今淮水静悠悠 何处当年镇淮楼
古城淮安纪行 / 李希凡
明清漕运总督简表
评论 (0)
再想想
12·16 淮安高铁开通倒计时
11 11月, 2015
闻思寺
随机一文
聚合文章
裴楠《宾楚丛谈》
2017-10-02 9:59:40
五两银子三里湾 / 秦九凤
2015-11-18 16:41:13
登楚州城望淮河 宋·杨万里
2005-12-07 9:32:36
韩德勤撤离苏北淮安的经过 / 王健夫
2004-07-07 5:50:56
专题速递
淮安高铁  数据淮安
文史专辑  思思钩编
标签
专辑 书画 书目 争鸣 先利其器 农民画 印象 史地 名人 名城 名胜 周恩来 园林 地图 存档 山阳医派 心向往之 掌故 摄影 文苑 文集 新闻 方志 楹联 民俗 漕运 街巷 诗词 语丝 运河 金石
近期评论
  • 赞赞发表在《邱心如与《笔生花》》
  • Wind发表在《镇淮楼不是镇江都统司酒楼 / 刘怀玉》
  • 萧湖 / 曹昌麟 | 老淮安发表在《镇淮楼不是镇江都统司酒楼 / 刘怀玉》
  • 《淮安文史》第二辑目录 – 老淮安发表在《忆山阳 / 赵嘏》
  • 《淮安文史》第二辑目录 – 老淮安发表在《淮安辛亥革命前后 汪澄伯》
  • 专题列表
  • 文史专辑
  • 标签列表
  • 留言
  • 图像
  • 大事记
Copyright © 2001-2019 老淮安. Designed by nice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