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子分类
专题
标签
排序
追忆汪达之同志二三事 / 陈阳
追忆汪达之同志二三事 / 陈阳 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游击队——淮河大队里任宣教工作。“皖南事变”后,《盐阜大众》报发表了新安旅行团为了宣传抗日救国,跑了全国十八...
古老的军事重镇马厂 / 秦九风
古老的军事重镇马厂 / 秦九风 马厂,距淮安城正北方向十五公里。由于它一直处于山阳(淮安)西北、安东(涟水)西南、清河(淮阴)东北三县接壤地带,就成了这一地区商品的主要集散地,也成了三...
坚定不移地跟共产党走 / 朱慧君整理
坚定不移地跟共产党走 / 朱慧君整理 ——宋我真同志生平事略 宋我真同志,原名宋金桂,笔名雪子、薜雪。1897年8月5日出生在江苏省盐城县秦南区秦惠乡宋村,1961年12月1日逝世于淮安。毕生从事教...
论名誉 / 周恩来
论名誉 / 周恩来 《周恩来青年时代》编者按:《论名誉》是周恩来同志在南开学校读书时的一篇作文(手镐),时年不过十六、七岁的周恩来在文中对人们所关注的名誉问题,就提出了颇有意义的见解,...
罗雪堂先生传略 / 董作宾
罗雪堂先生传略 / 董作宾 先生讳振玉,字叔蕴,又字叔言;初号雪堂,晚以清废帝溥仪赠书“贞心古松”匾额,因号贞松。清同治五年丙(公元1866年)六月二十八日,生于江苏淮安。先生先世籍浙江慈...
周实二题 / 白坚
周实二题 / 白坚 一、秋风吹泪化秋潮——谈周实汇录的《白门悲秋集》 辛亥革命前的南社,是以诗文进行反清宣传的革命文学团体,实际上是在中国同盟会的影响和推动下的一支文化宣传队伍。在沪、...
痛击日伪军的一次战斗 / 徐志高
痛击日伪军的一次战斗 / 徐志高 一九四三年八月三十一日(旧历八月初二日)上午,晴空万里,秋高气爽,淮安北乡宋集一带边区人民,有的在原野里耕田耖翻,有的在门前积肥造肥,还有的运草堆草;...
周恩来同志中学时代的两篇作文 / 王淑静供稿
周恩来同志中学时代的两篇作文 / 王淑静供稿 《周恩来青年时代》编者按:《尚志论》是周恩来就读南开学校二年级时的一篇作文(手稿)。他在文中强调了事业的建树与远大志向的内在联系,为我们研...
王国维与罗振玉的交往 / 笑枫
王国维与罗振玉的交往 / 笑枫 在王国维一生的交往中,关系最深,情谊最笃,并影响到他的思想、学业以至生活道路的,是罗振玉。这是早为学界公认的事实。 罗振玉(1866-1940),字叔韫,亦字叔言...
淮城市临时防疫医院扑灭霍乱纪实 / 夏金陵整理
淮城市临时防疫医院扑灭霍乱纪实 / 夏金陵整理 一九四六年六月上旬,淮城解放才八、九个月,当时人民政府正处在百废待兴之际,不料一种可怕的病魔——霍乱,突然在城市蔓延开来,仅十天左右时间...
关于“淮南社 / 郭寿龄
关于“淮南社 / 郭寿龄 柳亚子在《周烈士实丹传》中写道:“己酉冬十月,余与同邑陈去病、金山高旭创南社于吴中,四方贤杰,闻声相思,烈士偕女弟芷生、邑人周伟、夏焕云亦惠然肯来,称社中眉目...
一次麦收的灾难 / 林总 丁启兆
一次麦收的灾难 / 林总 丁启兆 一九四一年,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法西斯为了支援德寇,抵抗苏联红军的反攻,帮助解决“面包”问题,于是便在我国沦陷区内大肆“征购”小麦然后转运欧洲战场。 征...
ENKE6月13日 16:420
您父亲有没有兄弟叫杨允贤?我有一个民国时期的银壶,上面刻有杨俊生 杨允贤两个人的名字。这个银壶是赠送给时任法国驻北海领事雷乐的。这个银壶很可能是您父亲送给法国领事先生的。有疑问请联系我:ury.freeman@gmail.com宋文武4月15日 19:472
我的联系方式:江苏省盐城市大纵湖旅游度假区城管队宋文武 13813223326宋文武4月15日 19:370
宋殿康即宋泽夫,宋我真老太岁的父亲,二弟玉生,重庆俄专。三弟金洪万果县银行。我曾祖父宋金榜,农民,文盲,兄弟五人,4个文盲,唯五老太岁宋金丽幼时被老老太爷带走读书,解放前后在西乡从事教育事业!宋文武4月15日 19:280
我祖上宋勤康与宋殿康兄弟,后我们流落外村,57年为修家谱有宋我真用淮安师范信笺纸写给我二祖父的一封家书,详细介绍了家人,四子女广州,广陵,广淮,广言…对吧?原件想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