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风采·博里农民画的跋涉者
——记博里文化站站长潘宇
区政协委员潘宇高中毕业后,曾在母校担任一年美术教师,在乡影剧院搞了一年广告宣传,后来一直在博里文化站工作。
1978年,潘宇第一次参加乡文化站举办的美术竞赛,从此与农民画结下了不解之缘,1980年成为博里农民画首批作者。二十多年来,他创作出几百件农民画作品,为我国现代民间绘画艺术宝库中又增添了许多珍品。1983年,他的《农民小世界》入选中国首届农民画展览,并于同年入选中国农民画展到欧洲展出。他的作品荣获过1993年和1997年两次全国金奖,15件作品被各级美术馆收藏,50多件作品在各级报刊发表。1994年第4期《文化月刊》,曾以他的作品《冬季农运会》印制月历随刊赠送。1998年,他的作品《晚霞》又被收入《中国艺术家作品集》并获奖。2006年作品《月是故乡明》被国家邮政总局印制新年贺卡在全国发行。他在艺术创作上的累累硕果,为广大农民,也为周总理故乡争得了许多荣誉。1984年,《农民画报》和《新华日报》曾以《他从田埂走向世界》为题,报道过他的选进事迹。1989年和1996年,淮阴市和淮安市政府曾分别授予他“文艺创作一等奖”。2004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省文艺之星”,同年被中国第七届艺术节授予“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优秀画家”称号。现在,他已成为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会员、创作研究员,江苏省农民书画研究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潘宇对农民画的艺术追求是执著的,他甘心情愿地将自己的青春完全献给农民的文化艺术事业。农村文化站是比较清贫的部门,博里文化站也没有更多的钱花在农民画上。作者创作都是不计报酬的。有些作者因此而辍笔离队,外出打工挣钱。而潘宇却从来没有这种想法。他在文化站工作,多年来工资微薄,家中负担很重,可他毫不动摇,仍然如痴如醉地进行创作。1993年全国稿一次大型展览,潘宇接到通知时正是四夏大忙期间,他感到手中力作少,决定创作新画。于是他白天下地大忙,晚上在油灯下坚持创作。往往画到凌晨两三点钟,打个“鸡眨眼”,天亮了再上工。连续奋战了一个星期,金奖作品《冬季农运会》诞生了。但潘宇却人瘦了几斤,眼大了一圈。
潘宇不仅是一个好作者,还是一个出色的农民画创作辅导员。1992年,潘宇任乡文化站副站长,主要负责农民画辅导工作。从此潘宇自己创作,更重要的是发展和辅导新作者。面对农民画作流动性大的问题,他深感自己责任重大。他与作者广交朋友,七十多岁的农民许恒龙、山东姑娘隋卓云、跑个体运输的杨聪、饭店老板张国平等等,都是他的画友,也是他辛勤辅导出来的优秀作者。潘宇对他们很关心,他们对潘宇很敬重。作者家中有什么喜事,都喜欢把潘站长请过去玩玩,有时在潘宇家谈创作,遇雨走不掉,在潘宇家吃饭甚至住宿也是常事。他们是好朋友,是以农民画为缘份的真朋友。2006年夏天办第48期创作班,有天下午下起了雷暴雨,作者们回家时,潘宇不放心年老体弱的老许,他不仅借给老许雨伞和胶鞋,而且还亲自搀扶着老许,一直把他送回三里以外的家中,他才满身泥水地摸黑回家。王德玉、周文作等作者,人手单,农活忙,潘宇则经常到他们家去“帮工”,或者上门辅导创作。由于他的努力,博里农民画这支队伍坚持不懈地开展活动,创作不辍,新作迭出,成绩斐然。2006年六月份在南京举办的江苏省第二届农民书画大赛上,以博里农民画为代表的淮安市,入选和获奖数量第一,占有绝对优势,深受省文化艺术界领导和专家的好评。
潘宇热爱农村文化工作。1997年底,市文化局与乡党委决定由潘宇担任博里文化站站长。博里文化站是一个老先进,他从副站长变成“一把手”,深感担子沉重。他接任后,全身心地投入,将站里的文体活动、阵地宣传、图书工作、文艺创作等都搞得很出色。
农民画缺乏创作经费,作者要发补贴。春节前,还要去慰问农民画作者。站里因为改善设备,又有两个项目要开发,投入较大,资金短缺,怎么办?潘宇二话不说,把自己从乡里领到的四千多元工资全部充作站用,还不够,回家找妻子商量,拿出妻子开店辛苦积攒的一千多元。以致自家的春节过得简简单单,上学的儿子连一件新衣服也没有买。这种精神多么难能可贵!
潘宇在从事琐细而繁杂的文化工作的同时,孜孜不倦地渴求知识。他深知,要搞好农村群众文化工作,非认真“充电”不可。因此,他的案头、床头,总是放着一些理论读本、群众文化工作读物和各种文艺作品,甚至教科书。一有空暇,他就以读书为休息。他有一个本子,专门记录读书所得,随笔写读后感想,包括记载新认识的生字新词等等,简直是一个随身带的“万宝全书”。2004年,他荣获“淮安市读书成才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
潘宇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自幼失去父亲。他之所以有今天,用他的话说,“我就是共产党的儿子,是党和政府把我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培养成一个农村文化干部,我决心以一流的工作成绩来报效祖国,报效党和人民。”
他的大伯父潘春喜是一位台胞。两岸关系解冻以后,多次回来探亲,每次叔侄交谈,潘宇的绘声绘色的“宣传”总是深深地打动着他的伯父。他把1998年出版的《淮安博里农民画集》送几本给他的伯父,让他在台湾的同乡面前展示新中国农民的新生活、新面貌。家乡的变化,侄儿的成才,使他伯父对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充满了希望。老人家七十高龄了,希望以后能回大陆定居,并且对潘宇所从事的农民画工作表示热情的关心与支持,他表示要到台湾联系同乡会友,支持侄儿和家乡的农民文化艺术事业。
潘宇从事农村群众文化工作二十多年如一日,以优异的成绩、卓越的贡献证明了自己。党和人民也给了他的许多荣誉。他是淮阴市青年联合会委员、共青团淮安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楚州区政协委员、淮安翔宇基金会文化创作获得者,多次被淮阴市、淮安市表彰为优秀文艺工作者。2000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省文化厅评为“江苏省群众文化先进个人”。无数荣誉和奖励,并未使他产生一丝一毫的骄傲情绪,相反,他更加感到自己的不足,决心孜孜不倦,一步一个脚印,在农村群众文化工作中奉献自己的一生。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