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汪达之同志二三事 / 陈阳
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游击队——淮河大队里任宣教工作。“皖南事变”后,《盐阜大众》报发表了新安旅行团为了宣传抗日救国,跑了全国十八个省市,行程四万五千里的特大新闻报道。当时我想,今后倘有机会一定要见一见这位被团员称为“汪爸爸”的传奇式人物。
一九四二年春,盐阜行政区召开追悼杰出的民主人士韩紫石先生大会,由陈毅军长致悼词。我作为淮安的一名代表出席了这次大会。会上,听说汪达之先生也来参加了,我特地到住地专程拜谒了这位在“新旅”宣传抗日的征途中吃尽了千辛万苦的人民教育家。
他衣著简朴,留着长胡须,表现出一位学者的风度。当我至诚地向他说明来意后,他谦虚地对我说:“你是淮安出席会议的代表,我也是参加会议的,等方便的时候,我到你住地和你面谈,你我是同乡嘛!”说完爽朗地笑了起来。
次日,汪先生穿着胶鞋,冒着蒙蒙细雨来到我的住地。我从稻草铺上爬起来欢迎这位冒雨而来的长者。寒暄后,他就原原本本地从《古庙活菩萨》到陶行知先生为七个小朋友旅行沪上,写的“一群小光棍,点点有七根……”的名诗,谈到第二次出发正式成立“新安旅行团”,旅行全国的漫长的传奇式的一段经历。时间长了,我和在场的李立人、汪育材等人坐在地铺上实在有些吃不消的感觉,然而想到汪先生为了实践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办学方针,出生入死到苏北找共产党(汪达之系安徽黟县人——编者注)的革命精神,顿觉轻松多了。后来汪先生还谈到陈军长接见“新旅”全体小朋友时,把最小的陈伟小姑娘抱在怀里,象慈母一样疼爱他们的故事,我们都十分感动。
谈话结束后,我们恭恭敬敬地把他送到门外,目送他急匆匆地向着如油的丝丝春雨中走去。
一九四三年,敌人大扫荡后的秋天,我在淮安县文教科工作,一天,黎明科长陪同汪先生从盐阜行署文教处来到淮安视察。他见到我紧握着我的手喜悦地说:“你我是第二次了。”我连忙从坐凳上站起来说:“您在百忙中来淮安,我们大家都非常欢迎您。”他说:“我在你们科里住一宿,明天和黎科长到下边学校去看看。”从这短短的几句话里,包含着一个革命者对事业多么忠贞的思想感情啊!
五天后,淮安文教科在县政府住地(顺河区大孙庄)召开全县小学教师会议。汪先生在会上阐述敌后教育工作的方针,讲话中穿插着新旅战斗在教育战线上的活生生事例。他说:“我们在桂林排了一出大型舞剧《虎爷》,主题是反映团结各界人士一致抗日的故事,情节奇突、曲折,舞姿生动、活泼、美丽,在桂林最大的剧场里连演四场客满,报上还发表了专题新闻报道,轰动了全城,我们旅行团就是用艺术形象教育了群众,扩大了影响。”在场的教师感到新鲜,对汪先生率领的新安旅行团感到无限敬仰。
汪先生还说:“战斗在淮安这块敌后根据地的全体师生是够艰苦的了。许多学校没有时钟,上课无法计时,有位教师(当时说的有名有姓——笔者)在讲桌上点一支香,我开始认为他信佛,课后才晓得他是以点香来计时的。这是一个多么生动的克服困难的好事例。也有的教师看教室门口太阳影子来计时……这些坚持艰苦办学的好例子,我是很欣赏的,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学习。”
汪先生的这些落地有声的话语,比黄金还要宝贵,多么发人深思啊!
二十多年后的一九六五年十月十六日,汪先生再次来到淮安,我急忙到县招待所拜见了汪先生。我见他原先长长的胡须没有了,就说:“汪老,您越老越年轻了。”他说:“那时,我留胡须是为了方便过封锁线的,现在当然用不上了……”说着一阵大笑。久别的老同志相互滔滔不休。后来,汪先生还参观了县文化馆。
汪先生来到文化馆的那天,我们首先请他参观了几个展览室,接着又陪他到镇淮楼参观,详细地向他介绍了陈列的每一件文物。汪先生对我们说:“淮安县是新安旅行团的诞生地,这块土地人文荟萃,历史悠久,给我的印象是深刻的,也可以说是我的故乡。”又指着展览橱中的青莲岗石器说:“青莲岗文化是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青莲岗的文物不要说石器、玉器、陶器,就是一片碎瓦,都是考古家珍视的宝贝。你们肩上的担子不轻啊!”汪先生的这段话,不仅使我增长了考古方面的知识,也促使我更清楚地认识到做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临行时,汪先生留下一块绿绸,要我转给向阳工读学校虞建民同志。他说:“他们赠送给我的镜片,我收下留着纪念。这块绿绸还给他们,烦你代为致意。”我照他的指示做了,也再一次反映了他那“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尚尚品德。
汪先生南返时决定还是坐轮船,我问他是想再次领略运河两岸的风光吗?他深情地说:“你只说对了一面,更重要的是,我们新安旅行团出发是坐小轮船走的,这次虽然不是那只原船,但还是沿运河南下,也是对“新旅”建团出发的往事的最好回味哪!”
我随着人群一起去轮船码头欢送汪先生,他稳步踏着跳板上了船。从轮船的窗口,我看到汪先生花白的头发,并把手伸出窗外频频向送行的人群挥手致意。
汪先生虽然走了,但他老那慈详和蔼的面容却深深地留在我们的印象里。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