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来历 / 赵明奇
古时候人们常以山水与阳光的向背来给城镇命名。山南为阳;水南为阴。据乾隆本《淮安府志·山川》记载:“治西北十五里”有山名钵池。“岗阜盘旋,形如钵盂。相传周灵王太子晋炼丹于此”。唐代文人杜光庭称钵池山一带为七十二福地之一。清代山阳籍人朱涵描写钵池“山经锻炼,故隐隐隆隆,无巉岩峻岭之观。然树木阴翳,山经环叠,遥望蔚然;晦明风雨,俯仰百变,皆有可乐。邑在山之南。故以山阳名焉。”可见,山阳是因在钵池山南而得名。常言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钵池山之所以被称为“福地”,是因为有王子乔升仙的故事为其增添了传奇色彩。王子乔,名晋,又叫王子晋,传说是东周灵王泄心的太子。王子乔与父亲闹意见后,离家出逃,在路上遇见浮邱公。浮邱公将他接上中岳嵩山,修行了30年,得道成仙。下山后,王子乔遍游神州,想选择一个地方炼丹。有一天,他走到淮河边的一个岗垄之上,只见这里地势幽远旷达,祥云瑞气盘绕,寻问得知此地名叫钵池山,山中有口井,名叫钵池。井水清凉甘甜,沁人肺腑。于是,王子乔便于此筑台冶炼仙丹。丹成后,王子乔先拿鸡和狗做试验。鸡和狗一吃丹丸便直挺挺地死了。王子乔以为炼丹不得法而失败,便把仙丹扔下钵池。不一会儿,鸡突然变成了凤凰,狗突然变成了麒麟,王子乔也吹着笙乘凤凰而去(王子乔故事详见汉代刘向《列仙传》)。从此,钵池山土石都变成赤红色,井水的颜色日幻三次,而且比其他水重四铢(古衡制1两等于24铢)。
这个神话故事虽然近乎荒诞,但还是有一定的社会生活作为基础的。在封建社会初萌时,由于当时的劳动人民缺少文化科学知识。他们对富饶的家乡深感自豪,而又无从找到正确的解释,于是便附会了一些带有道教色彩的神话传说,这也就不足为奇了。钵池山在过去也确实是一个胜境,无怪乎历代文人称赞不衰。苏东坡就曾称赞这里: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但是,由于黄河多次决口,泛滥淮南,大量的泥沙使平地增高几米,加之乱采矿石,因此,本来就不甚高的钵池山也就逐渐淤为平地了。
(赵明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