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雪堂先生传略 / 董作宾

罗雪堂先生传略 / 董作宾

先生讳振玉,字叔蕴,又字叔言;初号雪堂,晚以清废帝溥仪赠书“贞心古松”匾额,因号贞松。清同治五年丙(公元1866年)六月二十八日,生于江苏淮安。先生先世籍浙江慈溪,南宋时有讳元者,始迁居上虞三都之永丰乡,是为上虞之始祖。二十世曾祖讳敦贤,寄居淮安之清河。父讳树勋,性和厚,淡薄自甘。先生五岁入塾,从李岷江导源受学。时以羸弱多病,读书之时少。李氏赏其早慧,而又虑其不寿,尝谓:“此子若得永年,异日成就必远大。”故其祖母亦器异过诸孙。七岁,已能略通文义,十三读毕《诗》、《书》、《易》三经。翌年,读《礼记》、《春秋》。年十有五,始志于学。自言:“方来岁月且长久,苟不致夭折,于古人所谓三不朽之一,或薄有成就。”是年应童试,名列第七。壬午(公元1882年)秋,应乡试。毕,纡道白下,因览书肆,见粤刻《皇清经解》,父为购之,先生如获至宝,乃以一岁之力,读之三遍;自谓得读书之门径,盖植基于此时也。年十九,以平日读碑版之积稿,著为《读碑小笺》、《存拙斋札疏》各一卷,是为先生著书之始。翌年,俞氏曲园采札疏入其所著《茶香室笔记》中,于是海内有疑先生为耆宿者,不知其年甫弱冠耳。其后,为童子师,授课之暇,辄以著书自遣;经史而外,渐及小学、目录、校勘、姓氏诸学。是时先生年少气盛,视天下事无不可为,耻以经生自牖,乃留意时务。好读杜佑《通典》、顾炎武《日知录》,间阅兵家言及防河书。继思若世不我用,宜立一业以资事畜。三十后,遂有学农之志。读农家言,既服习《齐民要术》、《农政全书》、《授时通考》等,又读西洋农书译本,惟憾其语焉不详,乃拟创农学社,以资移译西洋农书。戊戌(公元1898年)春,与蒋伯斧创农学社于上海。先后历十年,所译农书百余种。岁庚子(公元1900年),鄂督张文襄(之洞)以所设农务局未臻理想,亟欲改革,曾邀先生往总理农务,后以人事故,未克舒展抱负。己亥(公元1899年),甲骨出土于河南小屯。后三年,先生始见龟甲兽骨文字之墨本于丹徒刘鹗寓所,叹谓:“此汉以来小学家若张(敞),杜(林)、扬(雄)、许(慎)诸儒所不得见者也,今山川效灵,三千年而一洩其秘,且适我之生,所以谋流传而悠远之,我之责也。”遂尽墨刘氏所藏千余片,印成《铁云藏龟》,是为甲骨文字著录行世之权舆。丙午(公元1906年),先生至北京任学部职,始搜求甲骨,迄辛亥(公元1911年)间,所得约二三万片,其后所撰述之甲骨文字,多取材于此。“辛亥八月,武昌军兴,京师人心惶惶;时王静安氏与先生同在学部,相约各备米粮,誓守不去。九十月初,遂与王氏及婿刘氏三家眷属二十人赴日,是时武昌未下,京人有以为大局尚可挽回,请稍留以观其变者,先生诺之。送眷后三日,即只身返大连。翌年春,知与事无济,乃复东渡。”日人大谷伯及京都旧友富冈谦藏诸公书邀先生赴日避乱。在日期间,著述颇多。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十月,日人林泰辅作《清国河南汤阴县发现之龟甲兽骨》一文,以可疑不决者质诸先生;翌年六月,遂著《殷商贞卜文字考》一卷以答之,自称于此学乃得门径。民国二十年辛未(公元1931年),时先生六十有六,以关内紊乱,忽动“勤王”之想,及冬,遂迎溥仪由天津之旅顺;冬春间,病呃,先后兼旬,欲不就医以待命,溥仪亲往慰勉。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伪满僭号,先生随入伪都,拜“参议府参议”。上疏辞之,溥仪允其所请,而留先生于左右,以备咨询。未几被任为“临时赈务督办”。丁丑(公元1937年),先生以年届七十有二,请准辞官,居旅顺,闭门习静,著书自遣,或摩挲金石、评骘书画为笑乐。庚辰(公元1940年)五月十四日,先生以积劳成疾,瘁然不起,溥仪闻之震悼,特谥“恭敏”,并赏银治丧,时年七十五。先生毕生殚力治学,著述等身;其于学术贡献最大者,厥有五事:其一曰内阁大库明清史料之保存:戊申(公元1908年)冬,清宣统即位,令内阁于大库阁检回初时摄政典礼旧档,阁臣检之不得,因奏库中无用旧档太多,请焚毁,得旨允行。翰苑诸臣,因至大库求其本人及清代名人试策,偶于残策中得宋人玉牒写本残页,宁海章梫以此影印分呈张文襄及荣庆,先生因知大库藏书尚多,力请文襄整理保存归学部;允之,文襄具奏,奏中且言片纸只字不得遗弃。委刘启瑞、曹元中二人同整理,并面谕先生时至内阁相助。至是大库所存无数重要史稿,经先生悉力以争,得免毁灭。后十年,又几有造纸之厄,先生复购存之,乃得留于今世。其二曰甲骨文字之考订与传播:《铁云藏龟》问世后,孙仲容作《契文举例》首为考释,而考定小屯为武乙之墟,审释卜辞帝王名号者为先生。至若文字之考释,其所著《殷商贞卜文字考》一书,实上承孙氏未竟之绪,下启文字考释之端。其于殷契材料之流布,则有《殷虚书契前编、后编、续编》及《殷虚书契菁华》等书之印行。唐立庵曰:“卜辞研究,雪堂导夫先路,观堂继以考史,彦堂区其时代,鼎堂发其辞例,固已极一时之盛。”而罗氏为甲骨学之开山祖师,厥功甚伟。其三曰敦煌文卷之整理:清光绪三十三(公元1907)年,英人斯坦因不顾法令,盗窃敦煌千佛洞大量古物返国,计写本二十四箱,重要器物五箱。法人伯希和亦取得写本十余箧,计六七千卷。宣统初,伯希和赁宅于京师苏州胡同,将启行返国,其所得敦煌鸣沙石室古卷已先运归,而以尚存于行箧者求教于先生。伯氏出示唐人写本及石刻,先生诧为奇宝。伯氏告之石室尚存卷轴约八千,以佛经为多,宜早购致京师。先生乃电请陕甘总督毛实英谋之,惟以甘肃贫瘠,恐难如愿,又请太学出金,然总监督亦谓无款;先生以为农科可节省充之,即其薪俸亦愿捐出,终购得八千卷。伯氏归国时,先生据其所得敦煌书目,择其尤者摄影,先后编成《鸣沙石室佚书》、《古籍丛残》;继又选印德人所得西陲古壁画,成《高昌壁画菁华》。日人大谷伯《西陲古物》先生亦据其高昌墓砖撰成《高昌麴氏系谱》,于是《西陲古物》乃得流传。其四曰汉晋木简之研究:光绪戊申(公元1908),西陲出汉晋古简千余,为斯坦因所得;斯氏请法儒沙畹教授为之考证,书成寄先生。先生乃分为三类与王静安氏任考证,先生撰《小学术数方技书》、《简牍遗文》各一卷;王氏成《屯戍丛残考释》,合而成《流沙坠简》三卷。是书行世,影响于学术界者甚大。其五曰古明器研究之倡导:中州墟墓间所出明器,土人以为不祥之物而弃之,故世无知者。光绪丁未(公元1907年),估人偶携土佣为玩物,先生见而购焉;复录唐要令所载明器之目授之,令凡遇此类物,不可毁弃。翌年,遂充斥都市,关、豫诸地亦有至者。初所见为唐代物,寻见六朝两汉者。先生据此研究,撰《古明器图录》一书,遂启日后古明器研究之风气。此外复编印《古镜图录》、《隋唐以来古官印集存》、《封泥集存》、《历代符牌录》、《四朝钞币图录》、《地券征存》、《古器物范图录》、《古玺印姓氏征》诸书,传古之功,皆不可没也。

编者附注:
本文原载台湾出版的《罗雪堂先生全集》。
作者董作宾字彦堂,河南安阳人,研究殷代甲骨文专家,与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齐名,人称“四堂”。曾参加殷墟发掘,有著作,甚富。解放前,随国民党去台湾,已故。
本文取材大都出于《贞松老人遗稿·集蓼编》(甲集),即《罗雪堂自传》。引文不再一一注明出处。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