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车桥 李承纲 张钧

车桥,地处淮安县城之东约六十华里,始建何时,已无从稽考。相传因其涧河之上有五架木桥,如“车”字五横,涧河流经其下,如“车”字当中一竖,故取名“车桥”。


过去,车桥镇四周掘有深壕,壕内筑有围墙。东西南北四座门,门上有匾,分题“东寰瀛海”、“西临长淮”、“南映邗江”、“北观大河”;另有小东门、小北门两处,均无匾额。境内还有“东墅”、“南池”、“柳园”、“兜率古槐”、“郭墓寒松”、“叠堤夕照”等风景胜地。有戏楼、堂馆、亭房、卷廊等多处娱乐活动场所,被世人誉为“五桥、十三庵、一百零八巷”,遐迩闻名。


抗日战争以前,车桥镇上有居民一千二百余户,约六千多人口。水陆交通较为便利,商业繁荣,各类店铺、粮行、米厂、油坊和酿酒、制烟、织布、缫丝等各种手工业无不具备。镇上主要街道,当推久负盛名的“车桥大街”。当时,大街南北长不足半里,街之两头筑有圈门,上设更楼,每夜有人看守。南圈门上镌“同遵古道”,北圈门上刻“永庆升平”。街道两旁,排列铺面八十余开间,俱系楼房,极为整齐。两边街檐下有宽约四尺的台阶,多用青石铺砌而成,可供小贩设摊之用。街道下还筑有阴沟下水道,深二尺余,故晴天无风沙,阴雨无泥泞,每天商贾旅客有如云集。过去,车桥大街的南端,在旧“文渠”沟之上,有一座略隆起于地面的砖桥,名为望归桥。据闻,很早以前,车桥地近海边,此处原本渔村,渔民们早晨扬帆出海捕鱼,至暮方归,渔家妇女多立此桥上凝目东望,以待其夫平安归来,故后人名之曰“望归桥”。


望归桥迤东,在过去的隆瑞庵(原区公所旧址)和都天庙(今粮食仓库现址)之间,抗日战争后期曾筑有两座小土圩:一是伪军张学谦的保安大队部,一是日军的六座碉堡群。一九四四年三月五目,我新四军一师发起车桥战役时,其地攻坚战最为激烈。车桥战役至今已经整整四十周年了。如今之车桥,“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别有一番兴旺景象。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