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风流才子杨鼎来 / 河叟

一、青梅竹马

清朝咸、同年间,淮安府山阳县出了一位风流才子,姓杨名鼎来,字小匡,号柳岑,出身淮南名门世家,五世游宦。他不仅熟读诗书,满腹经纶,而且兼精拳勇,格斗击刺,能敌百人,生性倜傥不羁,是个文武双全的英俊后生。

杨鼎来幼时随其父在苏州校官任所,官署旁有一姓查的邻居,是个富商,系浙江海盐巨族。查某与校官成为莫逆之交,两家眷属亦经常往来,过从甚密,真乃“远亲不如近邻”。查家有位年幼的小姐,名婉香,年龄与杨鼎来相仿,颖慧而有才,落落大方,常来署与鼎来同嬉游,可谓“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稍长,杨能吟诗,女亦善咏,一咏一和,唱酬无虚日。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俩心心相印,萌发了爱情。其时杨鼎来尚未聘妇,而查婉香则已许配吴县潘祖同。虽彼此有情,但慑于礼法,迫于父母之命,已是回天无术,难成终身伴侣,真是“恨不相爱未字时”。

二、痴情被逐

咸丰年间,太平天国的革命浪潮席卷江南,洪秀全打毁了孔子牌位,提倡婚姻自由,废除买卖婚姻等封建恶习。天朝的革命举措,对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男女青年,是一个有力的触动,启迪他们鼓起勇气争取自己的幸福生活。杨鼎来和查婉香便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奋起冲破封建罗网的一对情侣。

查婉香的婆家潘氏,是吴县名门望族。咸丰四年(1856),潘祖同的父亲潘曾莹升任吏部右侍郎。曾莹在原籍吴县时,杨鼎来曾受业于其门下,及弱冠,杨与彭氏女订婚,因彭父在京为官,杨遂赴京师就婚,并借用潘府房屋为馆舍(一说杨在潘府教馆)。这时,查婉香已出嫁,潘祖同亦入翰林院供职。咸丰九年(1859)已未恩科,杨鼎来考中顺天副榜,他与婉香旧情不断,遂借助于书僮与婢女的安排,得以幽会,倾诉衷肠。同治甲子(1864)杨鼎来又中乡举。这一年,幡家发生变故,潘祖同因事忤旨,被革职遣戍新疆伊犁(今乌鲁木齐),其兄潘祖荫又由侍郎降编修,骤然失势。杨查二人遂无所顾忌,陈仓暗渡,俨然夫妻。然而,其师潘曾莹尚健在,以侍郎退休,,就养于京。一日,他在无意之中偶然发现杨与查氏的唱和诗,语多狎昵,料定必有私情,十分震惊,一怒之下,遂将杨鼎来逐出。

次年,杨鼎来在京参加会试不第,他与查婉香情丝难断,于一天深夜逾墙入潘宅,携查远遁。翌日黎明,潘家察知其事,不便声张,遂秘密延聘拳师(一说派遣家丁)五人,使其于途中截杀之。追至天津西古镇杨柳青,见杨与查一马双跨,迭骑而驰。五位拳师遂上前截击。由于鼎来武艺高超,而拳师皆平庸之辈,终于大败而回。杨鼎来遂偕查婉香沿通京大道回归山阳。

三、廷试遭抑

潘氏父子十分气愤,遂遍告同乡故旧,大造舆论,谴责杨鼎来行为不端,致使朝臣相戒,如会试得杨卷即抽换,务必不使非礼之徒得志。未见,杨鼎来于同治戊辰(1868)复入京应试。试毕,按例在放榜前数日,将中拟的前十本试卷进呈内廷,恭侯钦定。在拆弥封时,发现杨鼎来名列第九,荣登会魁(即会试录取的前十名),时已蒙御览钦定,谁敢更换。于是,主考官、同考官和读卷官相约在殿试时抑之。殿试是皇帝对会试录取者在殿廷上亲发策问的考试,也叫廷试。鼎来平素工于书法,师承米南宫(芾),人皆识其笔迹。至此,杨乃变作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的率更体①,果然使得众人没有觉察到,进呈的前十本,杨鼎来的考卷又赫然置于其中。这次殿试,他以二甲前六名钦赐进士出身。清代进士经过殿试,取得出身以后,仍须再应一次殿廷的考试,特派大臣阅卷,称为朝考,按朝考的成绩,结合殿试的名次,由皇上决定分别授予何种官职。杨鼎来业已闯过两关,这最后的一关朝考毕竟无法摆脱别人暗算,终于被阅卷大臣故意挑剔,百般贬抑,降为二甲九十名。由前六名降到九十名,亦可谓甚矣!但杨鼎来犹得以知县用,改归原职主事,分工部供职,嗣后加授员外郎衔。世称杨柳岑工部。

四、钟情弃官

杨鼎来自知不容于乡论清议②,在封建卫道士的批评指责下,不复作春明(京都的代称)之梦,平步青云之想,深感仕途多梗,“官”念日益淡薄。他是个不爱功爱情人的风流才子,遂自动摘下乌纱帽,弃官回归故里。

他家世居河下,园林亭榭,环境幽雅。鼎来与查氏同居其中,日查唱和,享闺房之乐。淮之人述查氏赠杨会试送行诗曰:

淮水清清河水浑,安排行李(一作浊酒)送王孙。
明年三月桃花浪,君唱传胪妾倚门。

查婉香之诗,热情奔放,直抒胸臆,寄托盎然,颇含韵味。一望而知是个不守封建闺范的女子。据说查氏并不美,且面微有痘瘢,然而却是一位多才多识的奇女子。由于杨查的结合,是纯真爱情的结晶,故为后人所乐道。淮之人呼婉香为“汤夫人”,系合其二夫之姓各半以调侃之。而查氏并不介意,欣然应之。杨鼎来自书一副楹联贴于其门曰:

文章有价,阴骘无凭。

他认为文章有优劣之分,而封建迷信观念却是不足为据的,表现出他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同治己巳(1869),杨鼎来经邑人宿儒丁晏的推荐,受山阳县知县孙云的延聘,参与《重修山阳县志》的修订,与吴昆田、高延第、丁寿恒、鲁蕡等同任分纂,历时数载而成。嗣后,他优游林下,改造舍南旧屋一间为书室,南院栽名卉,有牡丹五本,时与婉香于花间吟咏,怡然自得。间或偕女留连淮地名胜,或契友二三,集会觞饮,咏诗志其游。同治壬申(1872)春三月,杨与裴荫森、丁溟南同游篆香楼,观玉兰而品尝其花,曾作七言古诗赠住持道振和尚,道振将鼎来的手笔裱为横幅,悬于客厅壁上,诗中云:“一株高出一株斜,繁花附萼纷无数”,“倦游聊复作清游,萍水沙搏结侣俦,几人足迹半天下,僧未白头人白头。更登小阁凭高望,骊歌行为离人唱。云龙山上看朝暾,黄鹤楼前飞雪浪。”后有夹注云:“丁溟南将往徐州,裴越岑将之湖南,是日皆同游。”杨鼎来作的虽是一首送别之歌,但也表达了他宦海倦游而陶醉于山林清游的雅趣。此后二十余年,他家居授徒,并受家乡父老的委托,董办河下事宜,对地方公益颇多建树。他曾为李元庚的《河下园亭记》题跋,有诗曰:

大化更枯菀,中年阅废兴,
如何成日下,无复见云蒸。
羊劫人应悔,鸿词吾未能,
枌乡有遗老,文献赖遐征。

他从自然界的枯荣代谢,看到河下园林的兴废,深感征集整理家乡文献的迫切性与重要性。

五、尾声

杨鼎来的风流韵事,在当时反响很大,褒贬不一,而且殃及无辜。自同治戊辰杨鼎来会试中进士以后,朝中大员主持会试者得山阳举子的试卷,辄摈弃之,以为淮士皆如杨鼎来。而潘祖荫虽于同治年间充顺天乡试副考官,以中式举人文理荒谬,部议降为编修,但在光绪朝却官运亨通,一帆风顺,光绪已卯(1879),迁升工部尚书,充会试副总裁,壬午署礼部尚书,十一月命在军机处行走。他力主排斥淮之士人,如是者达16年。有吉元其人,亦山阳籍名下士,无端受杨株连,困于春闱终其身,不亦冤哉!直至光绪癸未,潘祖荫丁父忧,回里服丧,是年山阳举子朱占科(字炳青)才得中二甲进士。

查婉香先杨数月病逝,鼎来挽以联云:

前世孽缘今世了,他生未卜此生休。

时人以为杨鼎来能于无可著笔之中,曲曲传出心事,可谓才人之笔。才子才女,一对情侣,遍经风雨,历尽坎坷,终成佳偶,了其夙愿,白头偕老以终。杨妻彭氏及查氏各生一子,长子名嘉祥,字伯威,为查氏所生,光绪丙戍(1886)年中秀才,为县学生员;仲子发祥,字仲长,善诗,不良于行。鼎来之兄名绂来,字仿颠,号学博,中寿即谢世。其长子嘉谷,字玉农,工诗赋,善书画,亦淮上名士。注释:

注释:
①率更体;唐代欧阳询工书法,学二王(羲之、献之),劲险刻厉,于平正中见险绝,自成面目,人称“欧体”,因他曾任太子率更令,又称率更体。
②乡论清议:古时指乡里或学校中对官吏的批评。“其犯乡论清议,赃污淫盗,一皆荡涤。”这里指封建时代的社会评论。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