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受辱胯下”是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可是,许多文学作品在引用这一典故时,却把它和“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同起来。殊知,这和司马迁的本意是大相径庭的,也玷污了韩信这个人物的英雄形象。韩信与那个屠中少年何仇之有?查遍《史记》并无记载。屠夫仗力逞强,无非是看到韩信身背宝剑,心中不服;欺韩信出生贫贱,寻寻开心;见围观者甚众,想哗众取宠,出出风头而已。可见,这屠中少年惯作恶作剧,真是既愚蠢又可笑。面对无赖的逼迫,韩信当时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刺杀他,二是俯身受辱。结果,韩信“熟视良久,俯出胯下”。一个“熟”字,说明了韩信当时内心是十分痛苦的,思想斗争是十分激烈的。韩信后来告诸将日:“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可见韩信受辱胯下,并非出于“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阴暗心理,也不是他不知廉耻、甘心受辱。
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对韩信有极高的评价。他认为韩信“辱身污节,避世用晦,志在鹊起豹变”,“抱王霸之大略,蓄英雄之壮图,志轻六合,气盖万夫”,故“受馈于漂母”、“忍耻胯下”,后“陈不世之奇策”,“战必胜,攻必克,扫强楚,灭暴秦,平齐七十城,破赵二十万”(《淮阴侯庙记》)。韩信从一无业游民成长为一代名将,经历了艰难曲折。在巨大的屈辱面前,韩信的反抗方式是独特的。他没有拍案而起、破口怒骂,也没有因“士可杀而不可辱”作性命相扑的决斗,而是暂时“忍”了;在“忍”字下自强不息,诚如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韩信正是由于有非常之志,受非常之苦,忍非常之辱,才成为非常之才的。淮安城内的胯下轿,不仅是韩信的受辱碑,而且是韩信的功德碑。愿这块纪念碑世代永存,给立志成才者以启迪。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