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子分类
专题
标签
排序
忆丙子岁廿六韵 / 清·刘鹗
岁纪丁红鼠,冲寒返故乡; 征途逾晋宋,驿路指淮扬。 江湖愁日下,风雨返山阳。 更扫陶潜径,爱修子贡墙。 南河寻故址,西坝访新庄。 忽见双珠出,聊探一脔尝。 优昙尤易逝,橄榄味弥长。 注: ...
淮安三青团概况 / 朱慧君
“三青团”的全称是“三民主义青年团”,在全国设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干事会,省设支团,县设分团,基层设区队。 三青团组织在淮安出现是四十年代初。那时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退守在淮安...
刘伶台 / 清·周𡿠
荷锸竞何处,荒台异地悬。 村墟余落日,禾黍散秋烟。 四海家同在,人生醉亦传, 独怜名利客.不溯竹林贤。 注: 刘伶台——在淮安城东刘伶村,距城约八华里。今丘墟尚存。刘伶,晋沛国人,字伯...
《淮安文史》第五辑目录
一九八七年十月出版 周总理遗物保护纪实 / 王正龙 回忆父亲江来甫烈士 / 江琴荪 我参加敢死队前后的回忆 / 江琴荪 柳亚子与周阮惨案 / 白坚 淮安方志续谈 / 丁志安 桃源道中 / 清·张鸿...
淮剧——苏北人的乡音 / 秦九凤
江苏北部,特别是江淮之间的里下河地区,淮剧几乎是城市乡村,男女老少喜闻乐见的一种地方戏。这里特向大家介绍一点关于淮剧的历史的和现实的情况,以飨淮剧爱好者。 一、淮剧的起源与演变 淮剧...
李公朴事略
李公朴(1902-1946),号仆如(原名永祥,号晋祥),原籍武进县湖塘桥,一九○二年生于江苏淮安。家境贫寒,父母早丧,依靠三兄公愚抚养。小时候读私垫,学习勤奋,得到好评。十三岁时,随三兄公愚...
李公朴先生家世初考 / 吴之光
李公朴先生(1902-1946),是忠诚的爱国者、坚定的民主战士和社会教育家,著名的“七君子”之一,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执行委员兼民主教育委员会副主任。1946年7月ll日在云南省昆明市遇害,次日牺牲...
忆刘树农老师二三事 / 郭天玲
我的老师刘树农教授离开我们已经二年了。他那慈祥的容貌,特别是闪烁着智慧、坚毅之光的双目,却时刻在我的脑海望显现。 刘老师一生刻苦学习,勤于思考,不仅善于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学术思想上...
题画二绝 / 清·刘鹗
绒绒细草绿如丝,正是春江水暖时; 三五成群随意动,天机活泼有谁知。 开到桃花百草菲,苹湖水满鲫鱼肥; 故乡风景年年好,惟问王孙归不归。 注: 刘鹗(1857-1909)字铁云,江苏丹徒人,寄籍淮安...
桃源道中 / 清·张鸿烈
风急津亭唱鹧鸪,更从荒邑向征途。 鸡栖破屋牛羊少,草没平沙馌饷无。 画鹢千帆争入贡,金堤百道尚征夫。 郑国岂悉南中苦,屈指殊恩雨露苏。 注:桃源——地名。淮安北门外古有桃花垠,亦名桃花...
宋文武4月15日 19:472
我的联系方式:江苏省盐城市大纵湖旅游度假区城管队宋文武 13813223326宋文武4月15日 19:370
宋殿康即宋泽夫,宋我真老太岁的父亲,二弟玉生,重庆俄专。三弟金洪万果县银行。我曾祖父宋金榜,农民,文盲,兄弟五人,4个文盲,唯五老太岁宋金丽幼时被老老太爷带走读书,解放前后在西乡从事教育事业!宋文武4月15日 19:280
我祖上宋勤康与宋殿康兄弟,后我们流落外村,57年为修家谱有宋我真用淮安师范信笺纸写给我二祖父的一封家书,详细介绍了家人,四子女广州,广陵,广淮,广言…对吧?原件想看吗?历史学生12月5日 18:140
您好,请问李源的资料是根据什么书籍查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