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沧洲是清末淮城一饭菜馆的名字,在今仓挢以东,文渠北岸。旧址今已被市检察院和进修学校建了两座宿舍大院。
小沧洲原先是一片荒地,有池塘荷藕,白茅黄苇,天然幽美。最早开发这块地方的不是开菜馆的商人,而是清末段朝徵、韦福安、朱占鳌等一班秀才们。因为这儿“地基宽阔,树木茂盛,四围活水,风景颇佳”,具有园林之美。同治初年,这帮文人为了会文和教育子弟,决定在这里设立义塾,取名叫“丽泽书塾”。但是,他们经营了好几年都未建成。当时,有一姓何的厨师在太平庵东隙地建了一个菜馆,名叫“绿霭亭”(旧址在今淮城织造厂内),颇有名声,淮人饮酒觞客,多设于此,生意很好。因此,何姓同族中另外一位厨师,便也想开一爿菜馆,别树一帜。他也看中了仓桥东这块好地方,就请人与秀才们协商,准备合资经营。光绪五、六年(1879、1880)商妥之后,便于此“建草房正厅五楹,厨房披在屋外,前限以竹篱,开沟建桥,栽树扛路,计用六百余千文”。建好以后,即取名“小沧洲”,先由姓何的开业经营菜馆,约定十年后交还给那些秀才们。后来姓何的病故了,生意告辍,屋宇日渐颓败,无力修理。秀才们便共同商量决定,于光绪十六年(1890)捐归文渠,作为文渠议事公所。至此,小沧洲菜馆便不复存在了。
秀才们怀念旧情,在捐出小沧洲的同时,商请县府同意,准予屋之东偏悬挂“丽泽书塾”匾额,并经常于此饮酒赋诗。段朝端于酒酣耳热之余,曾请人绘制一幅“丽泽觞咏图”,将段、韦、丁、马、朱等人于此觞咏情况绘录下来,并题诗咏之。“小沧洲”关门大吉以后,做了一段时间文渠议事公所,不久又被另外的商人弄去开办“远香草堂”,依然是个酒肆。当年的那班秀才们仍然十分关顾它。光绪二十二年正月二十八日,段朝端召集同芹谱老友十一人,宴集于远香草堂。清亡以后,秀才们成了前清遗老,仍常于此留连忘返。民国十七年(1928)上已日,他们于此为陈铮等四先生举行重游泮水之宴,有近百人参加了这次盛会。到了民国二十年(1931)春,此风尚未平息,复为蔡佩琚于此行重游之宴。这年蔡已八十三岁了,居于乡间。是日跨驴进城赴宴,年已九十的陈铮等作陪。这些人循古礼相与揖让,是标标准准的淮上遗老。小沧洲自初创至今已一百多年了,名称屡变,且早已荡然无存,然小沧洲这个名称却同淮上其他旧时园林一样,至今尚存留在人们的口头上。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