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番锣鼓 / 周宝洪

十番锣鼓 / 周宝洪

艺术瑰宝数十番,吹唱拉打皆精湛;
宫廷民间艺交融,观后想忘都困难。

楚州自古曲家辈出,清道光年间楚州著名曲家孙毓卿,将乾隆十六年(1751年)首次南巡为奉献皇上欣赏的音乐(昆曲宫廷音乐)加上地方风俗的唱词及打击乐(锣鼓经创制)创制成为雅俗共赏的“十番锣鼓”又称(武昆)。这一独特的民间文化的产生又给文明的古城添上了精彩的一幕,这一独特的文化形式曾在这里盛兴过近200余年的历史。

楚州“武昆”不同于其他地区和民族的音乐、锣鼓打法。它的音乐旋律,唱词、锣鼓点子与其它音乐没有相同之处,所用打击乐器锣鼓点子,演奏方式独特。古老的宫廷音乐韵味很浓。音乐给人以美感,锣鼓点子的节奏变化较大。唱词美化了劳动人民对生活与爱情的热爱与向往,文学性很强。手抄本工尺谱正本书法功底深厚。它属于官方文化至民间文化的演变过程。

楚州“十番”以唱、奏、敲,三个声部为一体。曲中时而加入锣鼓曲牌,结尾以锣鼓曲牌为主。也有器乐曲,在乐曲高潮处为衬托气氛加入锣鼓以增强渲染力。

它的曲名文学性较高,如:“金盆捞月”(唱词大意劝好男儿不要去妓院)、“咏花”(赞美各种花的美色)、“咏蝶”属情唱(以蝴蝶的美势,描述了爱情)、到春来(向往春天的到来,器乐曲1/4板,羽调式音乐旋律优美,结尾加上了打击乐与乐曲合奏,给乐曲又增加了色彩)。古人用其暗淡的6为主音奏出了春天旋律的音乐。每段曲子后加入的锣鼓牌子定位很讲究,如:“咏花”曲后用的锣鼓牌叫“穿风花”、“咏蝶”曲后用的是“四季花”等等,其风格较稳合。板式按目前所整理的大部分是4/4拍,一板三眼。也有1/4拍,贯板。

“十番锣鼓”在楚州盛兴了近200余年的历史,今搜集的正本手抄本传于清道光年间,丙申年约道光十六年(1836年)。另一本据有关专家考证,约为明末清初时期。所谓“十番”也就是由十件打击乐器交替打击各种锣鼓点子(锣鼓经),即点子很多。楚州历史上有句俗语在民间流传:“十番十调”,即是由“十番锣鼓”在民间广传而起因。

在1947年时,楚州还有十几支演奏“十番”团体,当时叫堂子,如“良安堂”在南门一代,以从事粮食行的商人老板为主,有20多人。这个堂子的棚子很大很美观,它们的演技最好。周眉宾就在这个堂子里;“敬安堂”在河下是以从事杂货行业的人员为主有20多人,第二代传人有丁健刚、丁健科(兄弟)传至三代人陈宝富,这个堂子是老班底;“善安堂”是以从事布行的商人为主,约20人。以上三个堂子都能演奏难度较大的“金盆捞月”(这个曲子可演奏二十几分钟)。其次是东门干河一代,河下镇及河北与板闸镇,这几个堂子既能演奏“十番”还能演奏清淮小唱,淮书等民间乐曲,各个堂子的活动经费均由各行各业的行会承担。

每逢四月二十八的“都天会”和五月初一的“东岳庙”会各个堂子会招集所有艺人结队,走街串巷,赴会献艺,观看人群会自觉站在街两旁,每个堂子的演奏队伍从街中而过。行走演奏“十番”要几个小时。最后会集到“东岳庙”打擂台。东岳大帝一到,妇女要回避,在场看客要跪下相迎。鼓乐声更扬,场面更加热闹,群众十分喜爱。

孙毓卿是“十番”的创始人,第二代传人丁健刚,16岁随孙毓卿学艺(孙当时80多岁),第三代传人孙宝富(1914年—1998年),15岁随丁健刚学艺(丁健刚当时78岁)。现存手抄本工尺谱原本由陈宝富老先生正传。至1939年正月初七日本人进驻楚城后,这一独特的文化形式从此被迫谢世。

解放后,大部分吹打过“十番”的民间艺人被打成“黑五类”。加之1960年开始闹自然灾害,接着“文化大革命”,这些老人相继也谢世了。“十番”成了古黄历,无人问津。

近年来,在楚州区文化部门领导的关心重视下,由楚州区文化馆挖掘整理这一楚州特色的艺术形式。2003年,首次翻译出几首曲目。同年在市三民调演中首次搬上了文艺舞台的一曲“咏花”,得到了一批专家的认可与观众的赞赏。新华日报、文化报、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多次报道,获淮安市特别贡献奖和最佳演出奖。最近,国家旅游局、江苏省文化厅等领导都来楚州观摩了这一独特的古老文化形式。

(周宝洪)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2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