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古藏兵洞 / 毛鼎来

神秘的古藏兵洞 / 毛鼎来

淮安(今楚州,下同)城是古代运河线上的一座重要城市、军事重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经过历代的修葺,淮安城在明代形成了“新城、联城、老城”三城并立的罕见的独特的城市结构。作为平原地区的城市,除有坚固的城墙外,还因为它有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淮城位于中心,能屯兵储粮,便于长期坚守。在淮城的外围不但有宽深的护城壕河,高耸的护城岗,而且又有河下、河北、下关、龙光阁、运河东堤等处筑有围寨,地下又有地洞相通。因此淮城坚不可摧,有“铁打的淮城”之谓。

在河下估衣街西,紧临石工头,就有一个木栅栏门,两边门跺是城砖砌成的,门楣上有砖刻阳文“相家湾”三字。其它街道上亦有类似的木栅栏门,小时候,听父辈们说:河下有地道与城内相通。当时我也不知此地道为何物。长大后随着知识的积累,加之后来搞博物工作和文史工作的原因,知道这就是众说纷纭的藏军洞。藏军洞和河下的木栅栏门都是淮安城防御体系的一部分,现以河下为例,略作介绍,足可见淮安城防御系统之一斑。

藏军洞之说,虽众说纷纭,而史书记载言之凿凿。

据《山阳志遗》记载,在相家湾(今二帝阁附近)附近有地洞,上下高约五尺,洞首以石板遮盖,下洞砖阶五层,洞周身砖砌,每去三五尺,壁有方穴,疑为置灯处,深入里许,在土神祠下泥淤,上滴水珠,人不敢入,其远达何处,未之究也。由此,使人联系到清同治《重修山阳县志》载:“藏军洞,在新城东门外,乃创城时所建,从地下直通柳浦湾,去城三十里”。史记新城为元末张士诚部将史文炳所建。《重修山阳县志》还记载:“明万历末年农人浚菊花沟,见砖壁毁之不尽,即地上度量之。直至新城东门外,始知藏军洞也,至今尚存”。由此可以推算出,藏军洞其筑成时间大概在1376-1423年间,距今有600余年的历史了。其位置自今新城东门外,穿下关、城东乡达季桥潘圩大湾一带。民国初年邑人卢介清写下了赞美藏军洞的诗句:“行军上策贵藏兵,暗设机谋驰敌氛,洞里伏兵三十里,一声咤叱壮风云”。据传淮安城内有暗沟可通城外,这大概就是指藏军洞吧。

根据江苏省地震工程研究院于2001年5月1日至7日采用国产HC-95型氦光泵磁力仪和英国Magelian系列320型GPS卫星定位仪勘察的资料推断:1、确有黄河影存在,与史书记载“山阳湾”走向相符,自河下北市河过下关,经朱兴庄向东,直至高港,再向东过季桥,到大湾西而折向北。2、下关至城东以南段、干沟李北过三刘至太平庄段有近20处明显异常,可推断为地下构筑物反映。3、地下构筑物一般沿黄河影走向。据此是否可以推断,此地下构筑物即是藏军洞呢?另据2001年5月11日至12日勘察得知:测得下关淮江公路西侧即新城东门附近地下深5-7米处有地下构筑物。当然这些只能是对藏军洞的间接的佐证,有待于考古发掘的实物对藏军洞之说作出确凿的印证。

(毛鼎来)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