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新技术的推广者 / 毛鼎来

农业新技术的推广者 / 毛鼎来
——记市政协常委、高级农艺师裴兴祖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在淮安的农村,人们总会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庄稼地里时隐时现,废寝忘食地观察分析水系、土质、苗情、虫情,思考如何加强管理,提高作物产量。许多乡村领导和农民朋友都亲切地称呼他“老裴”。他,就是市政协常委、高级农艺师裴兴祖同志。

裴兴祖1960年于淮阴农业专科学校毕业后,一直在淮安从事农业科技工作,先后在顺河、钦工、石塘(现为建淮)等乡镇任农业技术员,1978年起调至市农业局至今。

裴兴祖是活跃在农业科研战线上的老兵了。1965年秋他蹲点建淮大队,在当时“三麦产量赶水稻,水稻产量翻一番”的活动中,他积极进行农业科研工作,与干群一起逐个田块调査,落实增产措施,使得产量大幅度提高,新华日报记者专程来采访,在一版头条刊登消息,称誉建淮大队为“淮上江南”,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麦高产田块受到谭震林副总理的好评,建淮大队的三麦生产经验被江苏省作为三个典型经验之一加以推广。

1968年,老裴在石塘公社(今建淮乡)创办了农校和知青农场。他经常备课到深夜,倾尽所能把自己的农业知识传授给学员。石塘农校被评为江苏省先进单位,荣幸地参加了农业部召开的全国农校座谈会。

从1986年起,裴兴祖参加了江苏省“丰收杯”高产竞赛,进行了“淮南片小麦高产田项目”的研究。他在流均镇马东村搞了一个面积约3亩的田块进行试验,亲自动手,与干群一起,在小麦播种时精耕细作,提高播种质量;在小麦生长期合理施肥,加强管理,终于突破了小麦亩产千斤大关,荣获省二等奖。

裴兴祖同志是个事业心很强的人。他积极推广农业科技新技术,从不知疲倦。1987年他调到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以后,负责全市的三麦新技术推广工作。他针对淮安以往三麦生产大播量、大群体、弱个体、低产量的状况,提岀了先解决从低产到中产(亩产600斤),再向高产迈进的建议,被市委、市政府采纳。实施中首先从播种量上进行改革,改大播量为合理播种,即精量、半精量播种,达到小群体、壮个体,高产栽培;并改撒播为条播。为此他和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同志跑遍了全市所有的乡村和重点田块,作现场指导。到1984年,全市三麦单产突破了600斤。可是此后,三麦产量又徘徊不前。他进一步提出要想使三麦产量更上一层楼,必须推广三麦生产的新技术,即改以往的耕翻播种为采用免耕条播机进行免耕播种;改人工开沟为用开沟机开沟;改小麦生长后期药肥分开喷洒为药肥混洒,达到防病、治虫、追肥的目的。目前全市新技术应用面积已达小麦播种面积的90%。在推广使用激素和药肥混喷新技术时,一些群众不理解,裴兴祖与其他同志一起,自己背激素药下乡,送到田头,亲自指导试验,并在朱桥、建淮、席桥、钦工等乡镇分别用对比方法进行多点试验,取得了明显效果,亩产分别增加5—10%,从而使广大农民群众心服口服,尝到了科学种田的甜头,进一步加深了对科学种田的理解和运用。目前全市普遍采用小麦生产新技术,三麦产量逐年递增,今年我市三麦亩产平均达800斤,有的田块高达1000余斤。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裴兴祖同志认真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积极参政议政。他先后对我市三麦生产徘徊不前、中低产田改造、稻田养蟹、多种经营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许多提案和建议供领导参考,为我市农业发展作岀了积极的贡献。在长期的农业技术推广实践中,老裴从不怕吃苦受累,风里来,雨里去,几乎跑遍了全市每一块田头。党和政府充分肯定了他的学术水平和技术成就,他先后多次被省农林厅、省作物协会、淮阴市政协、淮阴市农业局、淮安市政协、淮安市农业局评为先进工作者。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