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古末口及“五坝”考 / 朱方谷 供稿

淮安古末口及“五坝”考 / 朱方谷 供稿

淮安地处淮河下游,京杭大运河南北贯穿境内。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在境内设射阳县,县治在射水北岸。今日的淮安城原是射阳境内的一个大镇。东晋义熙七年(公元411年),于此设山阳郡、山阳县。唐、宋时,废山阳郡,置楚州,州治设在山阳县。宋末改为淮安军、淮安县。元朝设置淮安路,县复称山阳。明、清改设淮安府,县仍称山阳。军、路、府治均设于此。民国以后,恢复淮安县名。

明代以前,古淮河流经今淮安城北侧,由扬州江边南来的古邗沟在城北末口隔北辰埝与淮河连接,长江、淮河间来往船只必经于此。南宋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黄河夺淮,淮安境内的淮河遂成为黄河入海流道,但末口仍保持着南北交通的枢纽作用。

随着运输事业的发展,历代在古末口附近兴修了很多水工设施。明代,在末口两侧相继建仁、义、礼、智、信五坝,进一步提高江淮之间的转运能力,末口居南北交通要冲,五坝为江淮转运枢纽,因此遐迩闻名。

一、古末口、“五坝”的形成和在历史上的作用

古淮河由清江浦向东南转个“凹”字形大湾(山阳湾),至今淮安城北,过末口、刘伶台,从柳浦湾折向北至赤晏庙,迤东过安东县(今涟水县)到云梯关入海。春秋末期,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伐齐,于周敬王三十四年(公元前486年),从今扬州市西长江边向东北开凿航道,沿途拓沟穿湖至射阳湖,循夹耶(推测为涧河故道)至淮安旧城北五里与淮河连接。这条航道,史称邗沟东道。当时因邗沟底髙,淮河底低,为防邗沟水尽泄入淮,影响航运,故于沟、河相接处设埝,因地处北辰坊,故名北辰埝(亦名北神埝)。后称之为“末口”。邗沟东道迂远,湖中行船,又多风浪险阻,后由今高邮市界首向北分段延伸,形成邗沟西道。宋代以后,通称为运河。西道北端亦抵达末口。

东汉未期,邗沟即用于漕运。其后,经济中心逐步移向东南,邗沟漕运量不断增加。宋代年达六百万石,明清进入鼎盛。北宋初,改北辰埝为石闸,建南、北二斗门,以利转运。明洪武三年(公元1310年),淮安知府姚斌于新城东门外建用于粮货转运的“仁”字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平江伯陈瑄又建“义”、“礼”、“智”、“信”四坝,合“仁”字坝为淮安五坝。义坝与仁坝相连,礼坝在新城西北角,迤西为智坝、信坝。

由于末口过淮即达山阳湾,水流湍急,时有沉溺之患,为避开这一险段,漕船由仁、义二坝登岸,商船由礼、智、信三坝登岸,车盘经上马牌坊、下马牌楼,过板闸淮关至清江浦达淮。

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陈瑄督漕,循宋初乔维岳所开故沙河线路缘城西管家湖筑堤,凿清江运河,沿河置闸,至淮阴鸭陈口达淮,从此,漕船商舟,均由淸江运河入淮北运,末口、五坝转运任务大减。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漕督吴桂芳,疏通山阳城西运道,浚土筑堤,自黄浦至板闸长七十里,与清江运河连通,从此,运道改由城西,即今淮安境内里运河线路。翌年,吴桂芳为了分杀黄河水势,并对山阳湾进行截湾取直,开草湾直,因工程断面偏小,未起预期作用。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河,引河被冲开,黄河夺故道入海,老河槽逐渐淤塞,新河去城甚远,末口、“五坝”就此不漕。

末口扼邗沟入淮之口,为江、淮、河、济四大水系的枢纽,不但是交通运输的要冲,且江淮地区发生战争,必争淮安。过去改朝换代,往往以淮安为角逐之所,如东晋刘宋与北魏之争,唐末五代周世宗讨伐南唐,均曾在淮安发生大战。在多次抵制北方群雄争霸、少数民族贵族统治者南侵中,亦以淮安为据点。南宋时期,大将韩世忠偕夫人梁红玉(淮安北辰坊人)驻守楚州,屏淮筑砦,与金人对峙十余载,金兵不敢轻犯。长期以来,淮安一直是“南必得而后进取有资,北必得而后饷运无阻”的军事重镇。

邗沟的开凿,最初出于军事需要,东汉时,即利用运河进行漕运,其后,经济中心逐步由东北移向东南,漕运任务日益繁重。北宋初,岁漕六百至八百万石。元末明初,进入鼎盛时期。据史册记载,当时“江南全省,糟米什项居天下强半。”加上南北商货,运输量更大。这些物资,或由末口过闸入淮,或由末口车盘至清江浦入淮,明永乐十三年进一步开拓故沙河后,伏秋高水季节,漕舟商船,由故沙河行驶,枯水时期,仍由末口过闸,或由五坝车盘入淮,直至黄河(即原淮河)改道草湾新河北徙,末口、五坝才完成了转运使命。

二、古末口和五坝故址考

在谈末口、五坝故址以前,先说一下淮安“三联城”的兴建和古邗沟水系情况。淮安城分旧城、新城、联城(亦称夹城)三部分。东晋义熙七年(公元411年),开始筑土城,即今之旧城。元至正间(公元1341-1368年),江淮兵乱,镇守山阳的张士诚部将史文炳在旧城北一里许北辰坊地兴建新城,与旧城南北对应,既抵御外来侵扰,又保住末口这个交通要冲。当时运道经由旧城南门绕西门经新旧二城间折向北至末口入淮。据《淮安府志》记载:“其地(按:指新、旧二城间)本为运道所经,今陆家池、马路池、纸坊头,皆昔粮船屯积之所”。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倭寇犯境,漕务都御史在新旧二城之间建造联城(又称楚城),从此便形成三位一体的“三联城”。

关于古末口和五坝故址,经实地査勘访问:

1、末口:

北宋初,北辰堰改为石闸。据《淮安府志》、《山阳县志》记载:“新城北水关,当未筑城时为石闸,自今城筑而石闸变为北水关矣”。据此,石闸即末口故址所在。经向附近熟悉情况的老人了解:石闸在今环城路南侧,新城大北门西侧(即今加油站以西约百米处),当地群众曾于1968年至石闸(北水关)下刨木桩。闸为单孔,闸身长四丈,宽约三丈,闸墙高约一丈五尺,由条石、城砖合砌,门槽宽二尺许,闸底板亦用条石拼砌,三合土垫层,下部打木粧。砖、石均用石灰和糯米汁浇筑,相当牢固。

经实地査勘,石阐原址已兴修了穿公路的地涵,石闸以南的邗沟故道,尚清晰可辨。另在正闸南八十米东沟头处,尚有一座侧闸。据考:可能即北宋初所建的斗门,其结构形式与正闸相似,但规模较小,另一斗门位置不详。

2、五坝:

据《山阳县志》记载:仁字坝、义字坝,以上二坝,旧在新城东门外,自城南引湖水至坝口,外即淮河,遇清江口淤塞,运船经此,盘坝入淮。坝东为纤路,西即城基。礼字坝、智字坝、信字坝,以上H坝,俱在新城外西北,引湖水至坝,坝外即淮河,遇清江口淤塞,运船经此盘坝入淮。今五坝皆废,仁、义、智三坝不知其处,惟礼字坝在新城西门外,信字坝在窑沟,经考:

仁字坝在今新城东门外,下关西桥北首古濠河(城河)侧,濠河尚有遗迹可辨。

义字坝在新城东北拐、海神庙南边北濠河侧。

礼字坝在新城西北角淮涟公路西测,原址尚存老桥一座,据附近七十八岁老人姚春杨谈:他过去亲眼看见牌坊一座,上书“礼字坝”三字。

信字坝在今城郊乡新闸村窑汪东六十米,汪廷珍祠堂南边,古有“姚沟府”之称,现尚存府前旗杆圆石座两块,石座直径约九十厘米,厚三十厘米,石座内有孔,直径四十厘米。当地群众曾在此刨木桩,桩长四米许,地下有挡土木板、柴草等物。

智字坝位置未见具体记载,当在礼、信二坝之间,尚待查证。

礼、智、信三坝原有窑沟与末口连通,据当地七十六岁老人黄鹤福谈,窑沟很早就淤塞了。据《南河志略》记载:“故沙河通智、信二坝。”这段故沙河,亦无遗迹可寻。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