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区图有1933年汪铭业抄本,1册,编号2844。
明杨大伸纂辑,汪铭业增纂,释性中校正,释觉法募印。一题“淮阴龙兴禅寺志”。目录卷端题“敕建淮安龙兴寺志”,加注云:“按:古称淮阴,既分县,立名应即更正。”今据此题名。
龙兴寺位于淮安古城西北隅。寺院创建于西晋,初名正法华院,东晋改名法华禅院,唐中宗时复改额曰龙兴万寿禅寺。
参考阅读:龙兴寺与文通塔
本志卷首民国二十一年(1932)淮安汪铭业序云:龙兴寺创建于晋,中兴于唐,迄于有明,即成寺志,然隐藏不著。“有觉法上人,留心掌故,手持稿本,浼余增纂,以继正宗欲绝之时。”
志分四卷,卷一建置志,记本寺沿革、历代寺名、区界图、规制图、本寺分派等。卷二土田志。卷三德众志,记历代高僧、住持、宗徒法派、檀越等。卷四文翰志,记历代诏命、碑铭、题赠诗文。卷二土田志序云:“寺之有土田也,上供诸佛香火之资,下济众僧日食之需。若寺无田土,则僧何能聚,法何能立。法若不立,则诸佛命脉不相续矣。”其土田包括賜赏、施给、祖基。据记载,唐中宗曾诏赐田一千亩,其后寺田计有5160亩。卷四文翰志序云:“述德纪功,书事彰教,莫不宣于兹文,用成典籍。盖足以垂示后人,终古不朽者,唯其言耳。龙兴禅寺有前代诏旨及后先碑刻题赠诗章,实有以纪寺之兴衰,见僧之优劣,非繁文也。因作文翰志。”于此可见寺志篇目设置之意义。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译海拾蚌4月2日 05:290
[图片]译海拾蚌4月2日 05:280
在网上唯一能够找到只有这张照片:1946年在临沂。左起辛冠洁,包慧,丁九,朱民。 [图片]译海拾蚌4月2日 05:251
译海拾蚌0 我在研究萧殷(萧英),萧英1946年北平《解放日报》时曾经和丁九是同事,住一个房间。网上一直找不到丁九前辈的照片。请问您有丁九前辈1946年的照片或任何他的照片吗?我手头有一张萧英仓夷与两位同事1946年在北平的合照,不知道里面有没有丁九前辈。我的邮箱chenjiaji@live.cn, 我的手机号13001170267。陈家基教授译海拾蚌4月1日 11:261
我在研究萧殷(萧英),萧英1946年北平《解放日报》时曾经和丁九是同事,住一个房间。网上一直找不到丁九前辈的照片。请问您有丁九前辈1946年的照片或任何他的照片吗?我手头有一张萧英仓夷与两位同事1946年在北平的合照,不知道里面有没有丁九前辈。我的邮箱chenjiaji@live.cn, 我的手机号13001170267。陈家基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