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巡抚丁宝铨 / 刘怀玉

丁宝铨(1866-1919),字衡甫,号佩芬,一号默存。蒙古族人,原籍辽东广宁府。始祖别里可不花,明初官蓟州卫指挥佥事,授明威将军。因迭著军功,赐姓丁。卒赠镇国将军、都指挥同知,子孙世袭卫指挥佥事。二世祖丁英,因功授靖南大将军、后府都督同知。调任山东都指挥同知,升南京金吾卫指挥使。宣德4年(1429),以军功进指挥使世袭。三世祖丁裕,改任淮安卫指挥使,始迁淮安,子孙均卫籍(即军籍),并世袭卫职。

进入清朝以后,丁氏仍为卫籍,但不能世袭卫职了,子孙便改习儒术。从丁子于顺治5年入学为秀才开始,也出了不少儒生,如丁峻、丁焕南、丁耀南、丁蘧、丁菼、丁芑、丁福申、丁兆祺等。其中功名最高的是丁兆祺与丁宝铨,都是进士。丁兆祺官江西盐法道,署按察使。但官职最大的要数丁宝铨了。丁宝铨是丁峻的曾孙,丁峻的儿子丁奏南、丁焕南、丁耀南,孙子丁赐绶都是秀才、贡生。数代的知识积累,由武胄世家转变为书香门第,薰陶出一代代学子。

丁宝铨小时候家计并不富裕,无钱请塾师,在他6岁的时候,其母陈太夫人为他选择名师,选中了表叔段朝端①。时段正馆于其表亲汪耀轩家。于是,便将他送到段的塾馆里附读。段为他在教室的旁边单设一个小桌子,在正常授课之余给他讲课。丁宝铨很聪明,也很勤苦,白天上学外,还与好友田毓瑶一起,每晚到蒲葭巷二帝祠内夜读。因此,他学业进步很快,光绪11年20岁时考取秀才,14年便考中了举人,次年连捷成为进士,年方24岁。可谓少年得志,平步青云。丁宝铨通籍后,先在京任职,由吏部主事考取军机章京,为文选司掌印,转补考功司员外,升补稽勋司郎中。京察一等,引见记名,以道荐用。八国联军入侵,随驾至西安,后又随驾回京,外放广东惠潮嘉兵备道。因母病故,丁忧回家,服除,又授山西冀宁道、山西按察使。当时清廷重视办学,丁在山西积极响应,办学颇有成绩,地方上为他在太原府学立了一块碑,上面记载着他办学的功绩。因为他办学有名②。未几,升任山西布政使,宣统元年(1908)10月,又升任山西巡抚,成为封疆大吏。宣统3年,因疾去职。

丁宝铨不仅在山西积极办学,同时在家乡也非常关心教育事业。光绪31年(1905),他人在山西,却捐资在淮城办了一所民办学校,地点在仓桥北锅铁巷东。这里原是一个佛寺,旧名叫玄天宫,明末已改名寿佛庵。天启《淮安府志》卷23记载,为“正德17年建,天启4年僧人法月重修。”明清两代文人十分注重淮城的风水,认为淮城是“灵龟顾海”之形,有龟必有蛇,城东原有一蛟龙岗,首起东南,尾缠东北,迤逦蜿蜒,成玄武之象。于是在城东南文渠上建一真武桥,并于寿佛庵建一真武殿,为全城主宰。清末,庵破殿圯,无人过问,被丁氏选为办学之处,才是合理利用。

丁宝铨办的是一所新式学校。开始是高、初两等小学,第二年,即光绪32年(1906),增设中学班,共收学生120名,分三个班,每班40人。当时取名为“敬恭学堂”。学生年龄一般控制在9-18岁。丁在山西做官,不及亲自料理,聘请于述祖为校长,阮师凝、周铨分任有关教学和管理事务。学校有非常严格的章程。今所见《丁氏敬恭中学兼高初两等小学堂章程》有10章129节。其第1章第3节规定了明确的办学宗旨:“所授各科学,视时势之急务,国民必须之知识技能,参考中西最新之教育学理,力求精深完备,造就普通人才,以在本堂递升毕业后,可径遣学外洋,或升学高等专门学校。”学校经费,每年需大洋7000余元,除社会捐置的曹甸田租500余石、黄家口田租200余石外,悉由丁氏一人负责。学校也收学费,1906年以前的学生每年交4元,此年后的每年初交8元。学校收住宿生,住宿生每年交宿费4元,膳费24元。辛亥烈士阮式也曾在此校任过教。

敬恭学堂所设课程也是以新学为主,有国文、历史、地理、算学、外国语文,有动物、植物、地矿,有音乐、图画、体操,有乡土地理、乡土史,此外还教一些四书之类。这在淮安还不能算是创新,在此之前的“谭氏东文学堂”早已这么做了。

一年分两学期,从正月21日年假结束开始,至暑期为第1学期,暑期结束至年假(腊月半开始)为第2学期。暑期时间视情况而定。7天为1周,每周休息1天,休息日为房、星、虚、昴日(此为28宿之4宿。中国古代以28宿与日期相配,实即为今之星期日)。每周中学教课36小时,高小33小时,初小30小时。课间休息10分钟,上下课及各种活动均以摇铃为号。

最奇特的是该校有自己独特的统一校服。章程第16节明确规定:制服、靴帽,分冬夏两种,由学生出钱,校方统一办理。冬用哔叽,色纯青,不镶边,用大龙扣。领用红线分绣“敬恭”二字。夏用细布,纯白,亦不镶边,领绣上二字。帽子冬用黑呢,平顶,夏用白草,亦平顶。靴为皮底、布帮、布筒。帽有铜质徽章,上有篆书“敬恭”二字。另外左臂亦有一徽章。

还有一条,即第10章129节云,星期天“可至丁氏宅后游览动植物”。此为该校章程最后一条。丁氏本宦族,有几百年的积累,大约住宅不小。其地在小鱼市口东,靠近东长街拈花庵,今已不存在了,遗址被改建为工厂和单位。当时他家有动物和植物可供游览,可见他是一个接受西方新事物很快的人。1919年丁宝铨死后,敬恭学堂却仍一直办着,直至1938年日寇侵略,淮城沦陷才停办。

丁宝铨为人性情豪爽,颇能仗义执言。向与袁世凯不协,袁曾屡使人拉丁与其合作,丁均不从。光绪33年,时为军机大臣的世续、袁世凯等对刘鹗有宿怨,抓住刘在浦口买地一事,诬其为外国人所买,拟密令逮捕。时丁正由晋入觐,得知此事,马上去见庆亲王奕勖。有如下一段对话:庆问丁:“刘某为汉奸,汝知之否?”

丁曰:“汉奸之名系忌者诬加,王爷久知之,何以今日又相问?”庆曰:“汝与为亲戚,确知其不为汉奸乎?”

丁曰:“少同学,长同游,即不为亲戚,亦敢保其不为汉奸也。”

按:丁宝铨为刘鹗子大绅妻罗氏后母丁氏之堂兄(罗振玉续妻为丁荀女,丁荀为丁宝铨族叔,罗前妻王氏生长女嫁刘四子大绅),并联与刘鹗、罗振玉为总角交。

庆曰:“知否刘某现为外人在浦口买地,汝敢保乎?”丁曰:“决无此事。虽令全家相保,亦敢任之。”

经丁这么一争,此事即暂告一段落。但从此更引起袁世凯的忌恨,第二年刘鹗还是被他抓了起来,流放新疆,并病死在那里。这件事对丁的仕途也极为不利,袁一直忌恨在心。宣统3年,丁主动以有病为名,休官回家了。

丁宝铨除了热心办教育以外,还有一大爱好,即整理编印地方文献。他在山西任上,就搜集了山西名儒傅山的资料,请缪荃孙、罗振玉、段朝端等人重编了傅的《霜红龛集》,并在该书中增进他组织编撰《傅山年谱》③。他对于乡里文献也很关心。卢福臻喜欢吟咏,将淮安历史人物按时间排列起来,作为歌咏对象,一人一诗。后又将风景名胜、文物古迹排列起来,同样一处一诗。时间长了,积累成帙,名为《咏淮纪略》。见到的人都说很好,但卢氏无钱刊刻。丁宝铨知道后,阅读了全稿,即慷慨解囊,资助数百大洋,使此书得以问世。他表叔段朝端的诗集《椿花阁诗集》,他也积极筹划在沪用聚珍板刊印,后因被刺未果,由别人继成之。

丁宝铨办学有功乡里,受到人们的称赞,但也有一些人说他的坏话。原因是他在山西做官,淮安有些人去投奔他,他无法一一满足这些人的官和钱要求,于是就有了闲言。有些甚至用刻薄的语言进行人身攻击。据说,丁之死亦与此有关。宣统3年5月,丁辞去巡抚,寓居上海。淮人某向他“借”钱,未能如愿。后来此人生了精神病,流浪失踪。其子竟怨恨丁宝铨,于1919年正月初八,买通流氓将丁暗杀。此说不知确否,已无法核实。总之,以丁氏之才干,死于非命,实在令人惋惜。丁临终遗言,托孤于其同乡好友田毓璠和丹徒许汝棻。(许居山阳,与田为异姓兄弟。)田毓璠时住淮安,专程赴沪料理其丧事,挽以联云:

交情历贫富贵贱生死乃知,廷尉庶几灵爽降。
招魂遍上下南北东西是索,巫咸无奈贼奸多。

1935年,田又从杭州寓所回淮,为丁之遗孤伯阳昆仲调停家务,安排生活,以尽其托孤责任。

作为前清遗老,丁宝铨与溥仪小朝廷有着一定的联系。当袁世凯死后,曾说当时朝中无可用之人,说郑孝胥“自任甚重”。卒之当年正月25日,曾获溥仪赐谥为“恪敏”。同时,郑孝胥曾奉“上谕”为丁撰写墓志铭④。

此年12月13日,丁宝铨归葬于淮安马涵洞之永兴庄。丁宝铨夫人杨氏,淮安咸丰间监生杨鼎次女。另有侧室管氏、吴氏。三子,晋生、晋来、晋成,皆吴氏生。女一人,嫁仪征吴懋贤。其后人今不详。

注释:
①丁宝铨这一支业儒从其曾祖丁峻始。丁峻父丁安邦仍为郡武庠生。丁峻字剑门,号翠屏,乾隆50年诸生,钦旌孝子,敦行立品。不染时习素,为士林所矜式。其子奏南,字杏桥,号琴陔,道光4年诸生;奏南子赐第,字少初,号筱琴,同治2年诸生,为丁宝铨之父。丁峻从弟子丁森娶段氏,为段朝端之祖姑母,故段为丁宝铨的表叔。丁林子焕南,诸生;耀南,岁贡生。耀南子赐绶,举人。
②《中国文物报》1993年3月7日载常青《一方碑石,一世沉浮》云:碑在山西省实验中学“涵静楼”前,名《丁公兴学记》,长1.9米、宽0.75米、厚0.18米。碑文为楷书,落款“光绪丁未三月,山西优级选科师范学生谨识。”后因他事,丁遭山西人不满,山西人提出“拔丁”口号,将此碑推断。
③丁宝铨官山西时,托段帮撰傅谱,段理解为请段撰,即自撰傅谱寄给。丁复请缪罗等增补,刻时径题丁名。丁为此送段200元大洋,段意仍不悦。见其《骈躃余话》卷6。
④墓志铭全名为《山西巡抚丁恪敏公墓志铭》,见《辛亥人物碑传集》卷13。此为郭寿龄先生提供,本文使用了墓志铭中部分资料,此向郭先生表示感谢。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