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淮安楚州

1986年12月8日经过国务院批准,淮安(今楚州)成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大运河与苏北灌溉总渠在淮安境内交汇,淮安为南北交通咽喉,一大军事重镇,因而是历代路州郡县的治所。历史名人荟萃,文物古迹丰富,有46处县至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和5株名木古树,位于城乡各地,是古城建设的重点保护对象。1986年12月8日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代科举中,文武进士261名,文武举人948人,其中状元4人,榜眼2人,探花3人,会元1人,解元9人次(其中有2人两次中武解元),三元与鼎甲齐全。其中官大学士1人,尚书6人,督抚7人,总兵参将18人。张耒父子四进士,李时谦、李时震兄弟同年进士,杨鸿弼八子五子登科,其中第四子杨士骧与乃祖杨殿邦俱为总督,汪廷珍、李宗昉姑侄、师生,俱中榜眼,俱官礼部尚书,刘世光、刘一临父子俱科第,同时在一省相邻县任知县,此后五世巍科,一门六进士,一时传为佳话。淮安古城结构独特,晋以前筑有老城,宋在老城外北部增筑新城,明又筑联城,将新老二城联成一体。是我国唯一的由三座城相连的古城。城区有萧湖、勺湖,万柳池(月湖)等湖泊,占城市面积20%,一条文渠贯串三城,湖泊和居民街巷,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水系。镇淮楼雄踞老城中心,以此对称展开的棋盘式的32条街,76条巷,40余座桥,基本保持明清风貌。淮安历来为鱼米之乡,是淮盐管理和转输之地。近年来探测发现,地下有丰富的盐矿,藏量达2500亿吨,正在积极开发。


明清府治古淮城
汉武帝元狩六年(117年)置射阳县,地当今淮安市楚州区及宝应县之半。晋安帝义熙七(411年)置山阳郡,并于射阳县境立山阳县。齐武帝永明七年(489年)于盱眙、山阳界间立东平郡于淮阴,领寿张、淮安二县。隋开皇初山阳郡废,十二年(592年)置楚州,大业初废。唐武德中称东楚州,后复更名楚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准阴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楚州,皆以山阳为治所。宋仍以山阳县属楚州。建炎间没于金,绍兴元年(1131年)复之,并升县为准安军,不久又改军为州。
明初立淮安府,而”以山阳附府郭”。其时“因河流入淮以为通道。岁潜东南粳稻四百万石输于京师,遂为总汇之区。故潜臣驻节其地,以管领天下之转输。而东南土物之作贡者,楚蜀之木、滇之铜、豫章之窑、吴越之织贝、闽粤之桔抽,亦皆行经其地,以直达于大泽。山阳与天津南北两大镇屹然相对,五百年来莫之有改矣”(《同治重修山阳县志》),直到清末糟运废止前。作为准安府治所在的山阳县,因其地理位置之重要,曾被称为“南北枢机”
明清间,淮安府城山阳县(今淮安市楚州区)不仅人文荟萃,而且景点名胜旧址遗迹甚多。


淮安三城
东晋义熙中立山阳郡,并始筑城于此,唐宋间曾数次经过局部修整。明初增修并”包以砖璧”,四周置”楼橹”。城周10里,东西径525丈,南北亦如之,高30尺。这就是所谓的”旧城”。其南门城楼又称宴花楼,据称建于唐时,”时郡守每宴新进士于其上,为之花,故名”。赵嘏有《楚州宴花楼》诗云:”门外烟横载酒船,谢家携客醉华筵。寻花偶坐将军树,饮水方重刺史天。几曲艳歌春色里,断行高鸟暮云边。分明听得舆人语,愿及行春又一年。”
元末张士诚部将史文炳驻守淮安,于旧城北里许、古北辰镇地方,始筑土城。明洪武十年(1377年)又”取宝应废城砖石筑之”,以后又不断增筑,形成”周7里零20丈、高2丈1尺、东西326丈、南北334丈”的格局。是为新城。东门外有藏军洞,”乃创城时建,从地下直达柳蒲湾,去城30里”。距今已700余年,乃安然秘藏于地下。联城在l日新二城之间,俗称夹城。东、西长分别为256.3丈、225.5丈。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倭寇犯境,始建。明万历和清乾隆间又先后加筑,修整。《山阳县志》载:此处”古无联城。今马头池、陆家池等处皆昔日粮艘屯集之处,…右有隙地日桃花营(桃花垠)。”淮安三 城北阻黄淮、西濒运河、深池迭绕,互为呼应,成为雄踞江
淮平原的一个坚固城堡,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其形制和规模都为世所罕见。
1958年后,淮安三城城墙被逐渐拆除。现存仅长500米、宽20米、高约9米的一段旧城土垣(后又陆续发现两段残垣,分别长8米、5米),供人凭吊和悬想。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3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