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吴鞠通 / 高岱明

大医吴鞠通 / 高岱明

我乡有高士,观物提鉴衡。
入世蓄真气,七十如孩婴。
感怆民疮痍(chuāngyí,创伤),血泪相和倾。
热心抱古痛,岂曰身命轻。
——潘德舆《秋夜就吴丈鞠通饮》

河下镇中街上有座载入医学史册的问心堂,它的主人就是中国古代名医吴鞠(jū)通(1758年—1836年)。

吴鞠通的父亲是山阳县秀才,在家中设帐授徒,弟子众多,是位受人敬重的饱学儒士。因偶感温热,被庸医当作伤寒误治身亡。这一年他十九岁,亲见父亲枉死医手,哀痛欲绝,便买来一些医书,伏读于席地守丧的草垫上。当读到《伤寒论》张仲景序中一番宏论,如雷击顶,引起他强烈共鸣,更激发了救人济世之志,于是放弃参加科举考试,一心一意研究中医理论。在家乡自学七年,又经同乡举荐,入京考得检校《四库全书》医典的差事,因此得以遍观历代医籍珍典。

十年苦磨一剑,自可倚天屠龙。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春夏间,京师大疫,危及千万人的生命安全,朝野一片混乱。吴鞠通创造了一个奇迹,第一次用自己的渊博医识和独特的诊疗法治愈了一个个高危病人。医名大震后,病人接踵(zhǒng,脚后跟)而至,给了他亲治各种病症的机会。在《内经》理论指导下,博采历代名贤精妙,总结自己临床经验,苦心孤诣,创立了理法方药完整实用的三焦辨证体系。既吸收融会了张仲景六经辨证和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之长,又弥补了各自的不足。这是一种新的更科学的辨治病症体系,因为它直接说明了病机与五脏的关系,使病位划分更精细入微,对病邪传变规律把握得更全面,对指导临床治疗用药意义重大而深远,一直被沿用至今。

再高明的医生,手治病人毕竟有限。只有将学术研究成果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社会,才能真正泽惠无穷,救人无算。1798年起,他开始撰写《温病条辨》,将独得之秘公诸于世。该书不仅集温病学说之大成,与伤寒学说双峰并峙(zhì,直立),而且“羽翼伤寒”,“补古来一切治外感之不足”。他认为:著书立说,心存济世,必屡验无讹,方可传与世人。于是诚请友人同道参定评审,结合临床实践反复修订,1813年才定稿并付印。晚年,又补入了前所未知的“凉燥”证治方药《秋燥胜气论》,至最终完善,长达三十八个年头,足见其治学之严谨。由于博采百家精华而又富于科学独创,《温病条辨》经受了时间与实践的检验,成为温病学史上最系统、最完整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不朽著作,被后世中医奉为辨治温病之圭臬(guīniè,准则)。不到二百年间,已有70多种版本,日、韩等国汉医还选译成本国文字。医学界将其与《黄帝内经》、扁鹊的《难经》、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并列为中医学四大经典著作(另有八大经典一说,仍列《温病条辨》在内),人类医学史也因此镌上了作者的名字——吴瑭(字配珩[héng],号鞠通)。他以其卓越的学术贡献及崇高的医德医术,跻身于中国古代十大医学家之列。

吴鞠通不仅是辨治各类温病的大师,也是辨治内伤、杂病的高手。各种疑难杂症,常应手而愈。附录于《温病条辨》的“解产难”、“解儿难”两卷,尤为医界称道,认为精辟独到,“多发前人所未发”。他师古而不泥古,临证百变,药亦百变,大胆推陈致新,创造性地加减化裁古方,别开生面。他创制的银翘解毒丸、安宫牛黄丸等数十种中成药,至今仍是疗效极佳的常用药或急救药。

吴鞠通一生,始终保有着人类最可贵的一份良知和爱心,尤其关心民生疾苦,就连数千里外发大水,灾民多有死伤,他都感同身受,为之痛洒热泪,直至咯(gē,咳出食道或气管内的东西)血。在他眼里,不论贫富贵贱,都是应该全力救治的病人,用心皆一,用药无别,同样满怀关切,一腔悲悯。一生看病从不计较诊金,还经常自制丸散膏丹与钱财、粮食一并送给贫病交加的苦人。从医四十三年,博施广济,似乎专为挽救千千万万生命而活着。对别人不肯治或治坏了的病人,他总是恪尽医责,不计得失,不避嫌怨。无论是大雪封山,还是除夕之夜,为了挣扎于生死之间的患者,他都急如星火赴诊急救,竭尽全力救死扶伤,被病人视为再生父母。他常说:“医家要有割股之心。”只要能治好病人,割自身肉都在所不惜,那还有什么做不到的?

吴鞠通主要在北京一带行医,每次一回到家乡,中街上就热闹起来,到问心堂求医的人络绎不绝。淮安存世的诗文集中,常可见病人及家属对他的敬仰和感激。72岁那年秋天,老人最后一次回乡省墓。路过林家水烟摊前,还用运河堤上生长的一簇(cù,聚集成堆)地黄,绞汁灌活了濒(bīn,临近)危不治的老妇人。正因先生大仁大德,医术出神入化,家乡人都叫他“老神仙”。在他的典型垂范下,淮安人学医蔚然成风,形成了“朝儒夕医”的民风与传统:孩子从启蒙起,就白天读儒经,晚间背医典。名医李厚坤,将《温病条辨》改作更通俗易懂、便于记诵的《温病赋》与《温病方歌》,学童往往以毛笔临写,作为仿课。河下镇因此被誉为“丛医镇”。道光以后的百多年间,涌现出一大批淮医,人称“山阳医派”。其中刘金方、汪小川、韩达哉、高行素、刘树农等,都是各有建树且在全国知名度很高的中医。外地也有不少人前来深造,回乡挂牌则被唤做“淮城派”。《老残游记》作者刘鹗来河下学医时,还编写了《温病条辨歌括》。而作为山阳医派的最杰出的代表吴鞠通,则永远是淮安人民的骄傲。

(高岱明)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