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爱明 淮上会
岳庙东街是淮安一条古老的大街,在乾隆版《山阳县志》中叫做东岳庙街,因街东端有座东岳庙而得名。
文渠水从岳庙东街的东首依岱桥下流过。
文渠边随处可见老城墙砖。
古老的房屋散发着历史的芬芳。
现在的岳庙东街地处镇淮楼东路以南,东起楚港兴市花园西侧文渠上的依岱桥,西抵东长街。
乾隆《山阳县志》中记载:东岳庙街东抵城,西抵金画士巷口。
岳庙东街的东端起点——依岱桥
过上马桥,就到了小校场。
街边的老民居
东岳庙的三殿已经成为民居。
岳庙东街上最著名的景点当首推东岳庙。东岳庙在岳庙街北,“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相传为程知节所建。”(同治《重修山阳县志》)如今的东岳庙仅是当年的北一半,是目前淮安市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一处道教活动场所。周恩来总理在1960年4月24日接见当时淮安县委负责同志时,首先便问:“淮安城的东岳庙还在不在?有没有修理过?”
东岳庙山门
东岳庙大殿。据专家考证,大殿为宋代石础,明代风格。大殿东西宽12.5米,南北进深15.3米,檐高4米。殿中供奉“天齐仁圣大帝黄飞虎”。
东岳庙里的古银杏,都被列入淮安市古树名木。东一棵主干直径1.43米,树围4.3米,高20米,树龄400余年。
殿堂中烟雾弥漫
精美木雕
宋代石柱础
被镇淮楼东路穿过的东岳庙南半部的格局依稀可见。
解放前,淮安县城是一个封建地主的消费城市,向来迷信神权。一年当中,有好多次的迎神赛会,形式最隆重影响最大的首推东岳庙会。每年农历五月初一日,是东岳庙的固定会期,称之为“东岳出巡”。
宝相庄严的东岳大帝
东岳出巡是古城曾经的一件盛事。出巡的起点就是东岳庙,从岳庙东街、县前街按照规定路线一路行去,在城区巡游一圈,期间常常有大型民俗表演。
十番锣鼓表演是东岳出巡中的重头大戏。八个人抬着一座满悬璎珞灯彩,雕刻精致,髹漆华丽的十番架子,由著名的音乐好手组成一个整体的乐队。笙、箫、管、笛、琴、瑟、琶、筝,声调悠扬,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
如今的岳庙东街地位已大不如前,甚至可以说,在快速发展的今天,岳庙东街已到了一种尴尬的地步。
街道已不见古老历史的踪迹。
房屋新旧混杂。
居住环境亟待改善。
但是,一幢幢的古老民居像蒙尘的珍珠一样散落在街道的两旁,告诉人们曾经的历史,曾经的荣光。
小瓦屋面
青砖墙体
昂然向天的屋脊
古色古香的墙头、屋脊
陈济川宅位于楚州区淮城镇岳庙东街44号,是目前我市保存较好的民国时期建造的民居之一,时代特征显著,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主屋为L型小楼,硬山造,抬梁式砖木结构,面阔7间22.6米,进深8檩8.4米,檐高5.8米,廊宽1.1米。
此宅已被列入为淮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别有洞天
走廊上独特的人字形木檐
拐角处借光的艺术设计
外墙上的铁锔至今还起着稳固建筑的作用。
木质的栏杆
立柱上的出牙
楼的东侧和北侧的附属房屋
汪氏老宅是一个普通的市民的住宅,它的建筑格局、风格基本没有受到破坏,给每一个走进的人都留下深刻的印象。
汪氏老宅的东门
四合头的房子将院落围成了一个天井。
外墙的设计小巧而精致。
院落里,古朴气息扑面而来。
推窗
老式的家具
据文史专家介绍,岳庙东街上还有一处老建筑,至今仍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它就是周恩来总理童年时在淮安的最后一个读书处——龚荫荪旧居。
龚宅有三幢正屋,三进院落。
年久失修的龚氏旧宅,屋面已经洞穿。
人们有理由相信,岳庙东街一定会拂去历史的尘埃,焕发出迷人的风采!我们期待,期待……
木构梁柱
居民家中的老爷柜
古老的水缸
墙基中的石构建
龙云纹的木刻
居民家中盛开的各种花卉
文字:末年留言 藏乐 柳凝寒烟
图片:御龙茶府飞鸽传书 我们的吴承恩 古道清风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