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新华日报》在淮安 / 沈光祖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芦沟桥事变爆发,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到了南京,共商抗日救国大计。不久即向国民党政府提出在南京创办《新华日报》的问题。几经谈判,最后才得到国民党最高当局的同意。然因当时上海、南京相继沦陷,耽搁了几个月以后,到一九三八年一月十一日改在武汉创刊。同年六月,国民党政府迁往重庆。根据周恩来同志的指示,报社工作人员分批去重庆,积极做好出报的准备。同年十月二十四日,武汉濒临陷落,报社人员在撤离前,把二十五日报纸发出去。二十六日的《新华日报》就在重庆继续出版,直至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日被迫停刊,计达九年之久。与此同时,又在华中、华北解放区发展了《新华日报》华中版和华北版。

《新华日报》(华中版)又称华中《新华日报》,前期是中共中央华中分局的机关报,后期是中共华中工委的机关报。不论是前期还是后期的《新华日报》(华中版),都曾经立足两淮,面向华中,对抗战和解放斗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奉献,为历史文化名城淮安增添了光辉的篇章。

前期的华中《新华日报》是范长江同志亲手创办的。一九四二年春,敌后抗战处于艰难阶段,长江同志辗转来到华中解放区,一到新四军军部就着手组建华中新华社。此后,斗争形势更加严重,党中央作出精兵简政的决策,其时华中新华社已集中了大批干部,但长江同志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除留下电台七名报务员外,将其他人员作了妥善安排。

年底,军部直属各单位精简后,开始战略大转移。他带领电台随军政治部行动,到达淮南罗炳辉师驻地。直到一九四五年初,为了迎接抗日战争的胜利,长江同志积极为进大城市办报、办通讯社作准备。八月十五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而远在峨眉山观战的蒋介石,竟命令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原地驻防待命,不准敌伪军向八路军缴械投降。为了保卫敌后军民浴血抗战得来的胜利果史,延安总部命令所有解放区的武装部队向一切敌占交通要道展开积极进攻,迫使日伪军投降。新四军军部遵照党中央的决策,于九月二十日(农历中秋节)一举解放了苏北重镇淮阴,二十二日全歼淮安伪军。此时,苏北、苏中、淮北、淮南、皖中等地区已联结成为华中解放区,成立了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华中分局设在省立淮安中学(现为淮安师范校址)。新四军各师改为野战部队,华中军区和华中野战军司令部设在淮安城内南门大街。范长江同志在淮阴解放的第二天,便带领一批新闻干部进城接收敌伪的电台和印刷厂,立即根据华中分局的指示,重建华中新华社(后称新华社华中总分社),同时尽快筹办《新华日报》(华中版)。他从各分区调集人员,迅速把各部门建立起来。这时电台已增加到四个:一台负责向延安总部联络,二台专门抄收新闻电汛,三台、四台分别负责与华中各分区新华分社联络。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九日第一张《新华日报》(华中版)在苏皖边区首府淮阴诞生。社址设在北门大街大陆饭店(今市科协处)。开始是对开两版,后来扩大为对开四版。在淮城驻有新华日报分社,社址设在院门口围墙巷头(原商会旧址)。十二月二十八日《新华日报》刊载了记者季音采写的通讯《审沙大会》(原文载《淮安文史资料》第三辑——编者)。报道了淮安人民二十六日在城内体育场公审日伪县长沙贵章的经过。

为了加强《新华日报》的领导,华中分局组织了党报委员会,由邓子恢、张鼎丞、曾山、刘瑞龙、李一氓、冯定、范长江七位同志组成,邓子恢同志任书记,李一氓同志任副书记,范长江同志任社长;另组织编辑委员会,以范长江、恽逸群、黄源、楼适夷、包之静、史乃展、谢冰岩同志为委员,范长江同志任总编辑。华中分局党报委员会决定成立各高级机关通讯组织,华中军区直属各单位成立中心小组,由张鼎丞同志任组长;野战军司令部直属各单位成立的中心小组,由谭震林同志任组长;在分局、边区政府和群众团体、各直属机关也成立了中心小组。

华中《新华日报》内部分编辑部、通讯部、经理部、研究资料部、印刷厂和电台等部门。

编辑部有近二十人,主任是史乃展,副主任王林,副刊编辑锡金,国际编辑梅关桦等。

通讯部主任庄重,副主任孙明、吴江、陈笑雨。下设科,三位科长是林子东、林麟和杨嚣基。编辑有丁菲、戈平和尹崇经。记者来来去去的很多,他们中有季音、陈湘、乐静、宋军、王旬、晓鹰、哈华、徐熊和海蓝等。研究资料部主任是岳明。

当时,华中《新华日报》社真是人文荟萃,专家名流云集。在他们言传身教下,许多“新秀”破土而出。海蓝写的通讯《胜利的突围》,报道了由皮定钧将军率领的数千健儿,从大别山突破蒋军重重封锁,穿过合叶公路、淮南公路、津浦铁道,长征千余里而胜利到达苏皖边区的事迹。这是她拜访华中分局领导人邓子恢时得到的线索,由庄重、陈笑雨亲自带她到皮旅采访而写成的。这篇通讯发给新华社总社后,当天便播发了。次日,华中《新华日报》和解放区其他各报都以显著地位刊登。后来,海蓝在转移行军的途中,能够抓住时机,到设在大路两旁村庄的一所伤兵医院采访,写出了一篇感人至深的特写。徐熊采写的“系列报道——清江通讯”,也是由资料研究部主任岳明布置采访和修改稿件的。

范长江同志于一九四六年五日十八日离开华中《新华日报》,赴南京参加中共代表团,担任代表团的对外发言人,由恽逸群同志接任华中《新华日报》社长。

自卫战争开始后,江淮地区战云密布,蒋军来势汹汹,两淮不断遭到敌机的轰炸。在我军取得苏中“七战七捷”以后,形势进一步紧张。为了联系的方便,《新华日报》社于一九四六年八月下旬由淮阴迁移到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和华中军区所在地的淮安,在淮阴设报社留守处,保持与边区政府的联系。为了避免敌机的袭击,报社同志白天到城郊乡下办公,晚上返回,有一段时间干脆住在乡下;记者大都派往前线采访。其时,报社派出记者徐熊由淮安跟随华中军区司令员张鼎丞奔赴北线采访,与正在筹划宿北大战的陈毅司令员会合,然后随战勤司令刘瑞龙行动。参加北线采访的记者,还有邓岗和乐静。

在“诱敌何妨让两淮”的前夕,华中《新华日报》社于九月中旬由淮安转移到沭阳县境北部农村。宿北战役和涟水战役后,报社北撤山东。在撤退途中继续出报,于十二月二十六日停刊。到达鲁南后,于一九四七年二月合并到山东《大众日报》社。由恽逸群、包之静同志任《大众日报》副社长,匡亚明同志任社长。此后,恽逸群同志一直关心华中《新华日报》的恢复出版,虽然他的愿望未能实现,但是坚持在苏北、苏中的同志终于恢复出版了后期的《新华日报》(华中版)。

一九四七年孟良崮战役后,随着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华东野战军进军豫皖苏,我华中的形势也大为改观,成立了中共华中工委。根据华中工委的指示,《新华日报》(华中版)于一九四八年一月一日复刊。在这天的复刊号上,刊登了邓子恢、黄克诚同志的题词,和陈丕显、管文蔚、曹获秋同志的三篇文章,号召干部和群众迎接全华中的大举反攻。同年十二月淮海战役进入第二阶段,一举歼灭黄维兵团,两淮之敌孙良诚部闻风丧胆,弃城逃跑。中共华中工委和华中行政办事处遂由合德镇进驻淮安的徐杨庄。年底,华中《新华日报》社从阜宁县的西季庄,迁到运河之畔的板闸镇,并于一九四九年一月三日开始在这古老的市镇上出报。编辑部和电台设在杨家大楼,经理部、发行科设在小南街,华中新华印刷厂设在三元宫(现为板闸粮库)。工委宣传部长俞铭璜兼任社长,其时他正在大连休养,由副社长徐进主持工作。编委会以徐进、秦加林、冯岗、杨巩、凌建华、蔡修本、罗列等同志为委员,秦加林同志任总编辑,冯岗(患病在河下镇住院治疗)、凌建华同志任副总编辑,杨巩同志为秘书长。蔡修本同志兼采访部主任,记者有张风、邢莹、金靖中、何宗循、邱枫等。凌建华同志兼编辑部主任,地方版主编高斯,副主编张伏年,编辑有杨瑛、李楚城、杨光群、程熠,缪宜琴、计泽修等。时事版编辑有方玉书、王淼、李扬、黄祖环。资料室主任俞洽成,编辑有金华彬、伊文和曹珉。研究部有黎岳冰和叶中。电台台长陈敏,经理部副经理卢政,发行科长印邦昌。华中新华印刷厂厂长夏玉良,指导员吴谟,副厂长宋维昭。

此后,编辑部陆续增加了一批来自各分区的干部,有马达、邱枫、陈耀等;一批来自华中新专复校一、二期的毕业生有邵彤、高羽、田丹、高扬、徐中海、肖凡、孟还等。

在板闸期间,《新华日报》宣传报道的中心思想是胜利进军,将革命进行到底。

一月十二日刊登淮海前线急电:“淮海战役胜利结束,杜聿明部全部被歼灭。”至此,华中结束了坚持局面,成为进攻敌人的最前线。二月五日、十日、十五日以第三版整版篇幅连续刊登了三期“淮海战役最后全歼杜匪集团特辑”。

十一日头版全部红字刊出“我军收复沿江各城市后,苏北全面解放”,并发表了《庆祝苏北全面解放,庆祝苏北永久解放》的社论和“中共华中工委号召各地庆祝胜利,彻底揭露反动派假和平的阴谋,组织干部学习,正确认清形势”的消息。二十一日刊登了“支援淮海战役中苏北五十万民工支前,各地正评功总结以迎接新的更大任务”的消息。二十六日报纸在《反动派的和平就是屠杀人民》的标题下,报道了“华中各地人民城市连续遭受匪机扫射,两淮、蚌埠等地共死伤市民三十一人”的消息。三月十三日刊载了陈登科的合肥通讯《这个恩德我忘不了——平车工人胡长贵积极支前》。

与此同时,还报道了各地民工出征、青年参军、干部加强纪律性的消息。

报纸还十分重视城市工作,恢复生产和物资交流的报道。编辑部派出记者前往各城镇采防,并以淮城、两淮市为典型,连续进行系列报道。一月九日刊出“淮城棉织业大部分复工”的消息,十七日和二十五日分别介绍了“淮城城南区组织生产的几点经验”和“淮城城北区发放小本贷款的几个体会”。二月二十二日报道了“淮城两万多市民提灯闹元宵,庆祝平津、苏北解放”。三月十二日地方版头条新闻是“淮安城北区福新镇、南角楼、耳洞四十二个码头工人将原来的冬防队改组成立纠察队,协助政府维持地方治安,保卫自己的长远利益。”

从一月十二日至二月十六日,报上以“新华两淮讯”连续报道了“四百多国民党团特务人员向两淮民主政府登记”,“两淮积极建设三天修公路五十里,黄河盐河两座大桥也修好”,“两淮以工代赈,拆除敌军工事,四千贫民得粮五万斤,交通畅达,大家称便”,“华中的邮政中心——两淮邮电局工作紧张,加紧修理全市电话”和“积极准备今年大生产运动,两淮市生产推进社发放农具生产贷款”等消息。“读者服务栏”也解答了群众十分关心的问题:“两淮物价为什么上涨?”编者分析了津浦、陇海两线畅通,来淮购货的人多了;华中领导机关及直属各单位进驻两淮,消费者增加了;而南边进货路线没有恢复等原因,指出两淮物价有所上涨仅属暂时现象。

早在一月十日,《新华日报》就登载了《华中行政办事处布告》财贸字第一号。布告说:“我华中、山东两地区已联成一片。为扩大内销自由的范围,促进物资相互交流,调剂有无,减轻两地人民负担起见,特商得山东省同意,今后凡关两地区间往来运输之货物,除华中出产的烧酒暂时禁止运销山东,其它货物两地自由运销,均一律免征进口税”。

这一布告的贯彻执行,对于搞活流通渠道,活跃城乡经济和繁荣市场起了重要作用。此后,陆续报道了沭阳、伍佑、响水、众兴、益林、黄桥、季市、李堡等城镇生意兴隆、购销两旺的新气象。

一月二十九日是农历春节。大年初一那天,当地干部和群众敲锣打鼓放鞭炮,来到《新华日报》社和新华印刷厂驻地,玩龙灯,舞狮子,祝贺新春。报社和工厂的同志也立即敲起腰鼓、挑起花篮和他们联欢。二月三日,《新华日报》刊登了《春节文娱》(城市用)的要目:其中有歌曲:《毛主席》、《千里的雷声》、《解放区的天》和《城市纪律歌》;鼓词快板:《庆祝胜利年》、《排山倒海》和《活捉康泽》;戏剧杂耍:《彻底消灭》、《两好合一好》、《元宵回家》和《荡湖船》等。农历正月十五,报社和工厂的同志联合在板闸广场上演出了独唱、男女声二重唱、大合唱、快板和戏剧小演唱等节目。与当地群众一起度过了欢乐的春节。

报社的副刊编辑有叶中、孙瑜和《鲁迅传》的作者王士菁,还有《茶馆小调》(曾受到周恩来同志赞赏)的作曲者费克,定期编出“新华副刊”、“工农文化”和“战士生活”等专栏。

研究部和资料室编辑、出版综合性刊物《新华周报》。《新华周报》第一期要目中有:陈毅的《来解放区的学习与工作问题》、卡尔拉的《欧洲经济中的人民民主国家》和刘白羽的《回家》等。

在这年的“三八”妇女节前,华中新闻专科学校的女同学集体作词,作曲家费克谱曲,谱写了一首《争取全国妇女大翻身》歌。三月八日这天,全体女同学与地方妇女联欢,请费克同志教唱这支歌。当天《新华日报》在纪念“三八”劳动妇女节特刊上发表了这首歌,歌词为:“姊妹们!大家再出一把劲,争取全国妇女大翻身。别说我们不如男子汉,我们是新社会的主人!加紧生产哟努力支前,栽瓜种莱养猪羊,锄草沤田下垩本,纺纱织布缝军装,洗衣做鞋忙代耕,支援那大军莫松懈,我们要做人民的功臣。”

随着形势的胜利发展,《新华日报》宣传报道的影响日益扩大,报纸发行量增加到一万二千多份。发行科的工作人员也增加了,科长印邦昌,副科长郭泽;发行员有包其鸣、蔡荷、倪重兰(女)、左林(女)、张新(女)、张光、龚影、徐丕德、袁同生;封报员有梁士明、朱凤才、周政,钱治等。那时,发行《新华日报》要适应部队和机关的频繁移动,根据部队、机关、首长变化了的番号、代号和新的驻地,及时更动发行方位和地址,以便准确地将报纸送到单位和个人手中。可是,部队、机关的住址,行动方位,番号、代号及首长姓名、邮路走向都要绝对保密,那就只能靠脑子记。当时,除印邦昌同志掌握总的情况外,有两位发行员能熟记这种多变的情况,因而被誉为“活字典”。有时也会“忙中出错”,如多发、少发、重发、漏发、油印标签字迹模糊、粘贴不牢、封卷松散等。对此,首先是加强责任心,同时采取措施,坚持核对数字,检查封卷,最后要与发行总数相吻合。当时大都是用粗报纸间或光连纸印报,在手工操作的情况下,大家练就了一套点数折叠、封发的技术。包其鸣同志在检查封卷时,拿起封卷一掂量,就能发现卷内份数是否多发或短缺,大家称赞他是发行科的“一杆秤”。发行科是一个战斗集体,大家的热情很高,每天要处理数十封、多时上百封读者来信,登记增城,增写订单,更改也址,核算报款,开列收据,印制标签,做好各种封发事务准备,夜晚在煤油灯下分封报纸。

新华印刷厂也呈现一派新气象,不但增加了许多印刷设备,开始用上了柴油机和发电机,还从扬州、泰州等地招收了一批新同志,全厂有近三百人。为了迎接全国解放,日夜赶印报纸、书籍和各种宣传品,以及有关接收南京、上海、无锡等地官僚资本的资料。《新华日报》还曾报道“新华印刷厂职工献金劳军五十万元(华中币)”。

三月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传达后,渡江战役箭在弦上,在淮安板闸镇开始了南下渡江的准备工作。四月初,以徐进同志为首的编辑部、经理部大部分同志,和从华中新专调来的部分同志,共六十多人,组成第一梯队,分乘三辆大卡车,先期轻装从陆路向南进发,随后第二梯队押运辎重从水路驶向南方;浩浩荡荡离开了板闸。为了避免敌机空袭,卡车是在傍晚启动的,连夜沿大运河抵邵伯,东向直达泰州。在泰州继续出版《新华日报》,同时组织渡江前的学习,准备随军渡江,接管反动派的报社和印刷厂。

接管人员于四月二十二日随军渡江,二十四日进入无锡城,接管了几家报社和印刷厂。这时,经党中央决定,将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新华日报》报名用在原国民党政治中心的南京市。而原定在无锡出版的《新华日报》(苏南版)则改名为《苏南日报》,于五月六日正式创刊。

一九五二年十月底,南京《新华日报》与《苏南日报》、《苏北日报》合并,出版江苏《新华日报》。

参考资料
l、《中共党史事件人物录》
2、《江海激浪》第三辑
3、《新华日报、群众周刊史学会南京分会通讯》第5期、第6期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2 分享
评论 共1条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