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第34页
排序
淮安三青团概况 / 朱慧君
“三青团”的全称是“三民主义青年团”,在全国设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干事会,省设支团,县设分团,基层设区队。 三青团组织在淮安出现是四十年代初。那时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退守在淮安...
解放战争期间的淮安“中统”情况 / 张振宇
中统的全称叫“中国国民党中央调查统计局”,省县都称“室”。淮安县的“中统”全称是“中国国民党中央调查统计局江苏省淮安县调查统计室”,简称“调统室”。解放战争期间,县室有个调查员,对...
题东轩 / 宋·徐积
我家东畔好凭栏,柳一林边水一湾。 城下人烟都似野,城头云树恰如山。 作者简介: 徐积,字仲车,楚州山阳人(今淮安)。宋治平四年进士,事亲至孝,卒谥节孝。有家祠,名曰“徐节孝祠”,座落在...
韩德勤统治下的粮食管理处 / 王健夫
一九四一年秋,驻在泰州城内的苏皖边区游击副总指挥李长江叛变,投靠汪伪组织,担任“和平救国军”第一集团军司令。原驻在兴化县城内的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虽然名义上还挂着鲁苏战区副总司令...
抗战前的淮安南门粮食业 / 毛鼎来
粮食业,就是从事粮食买卖的行业。 淮安粮食业的兴起是在原先米市(据乾隆山阳县志记载:淮安的米市“一旧城南门外,一城北天兴观后,一东门外涧河,一清江浦大市”)的基础上形成的,已有一百几...
淮安钱庄业的兴衰 / 王士义
我叫张仲钧,今年八十四岁,从十五、六岁起就在钱庄里学生意,直到三十年代初淮安钱庄业完全倒闭时,才离开了钱庄。为了反映当时淮安钱庄业的面貌,提供部份史料供学者研究参考,现将所见所闻叙...
乡思 / 明·顾达
家住新城古刹旁,小桥流水浴斜阳。 月明鹤影翻松径,日暖莺声闹草堂。 一箸脆思蒲菜嫩,满盘鲜忆鲤鱼香。 病多欲去增惭愧,未有涓埃报圣皇。 注: 新城在原楚川(今淮安)城北,建于元初。一说为...
题画二绝 / 清·刘鹗
绒绒细草绿如丝,正是春江水暖时; 三五成群随意动,天机活泼有谁知。 开到桃花百草菲,苹湖水满鲫鱼肥; 故乡风景年年好,惟问王孙归不归。 注: 刘鹗(1857-1909)字铁云,江苏丹徒人,寄籍淮安...
淮剧——苏北人的乡音 / 秦九凤
江苏北部,特别是江淮之间的里下河地区,淮剧几乎是城市乡村,男女老少喜闻乐见的一种地方戏。这里特向大家介绍一点关于淮剧的历史的和现实的情况,以飨淮剧爱好者。 一、淮剧的起源与演变 淮剧...
刘伶台 / 清·周𡿠
荷锸竞何处,荒台异地悬。 村墟余落日,禾黍散秋烟。 四海家同在,人生醉亦传, 独怜名利客.不溯竹林贤。 注: 刘伶台——在淮安城东刘伶村,距城约八华里。今丘墟尚存。刘伶,晋沛国人,字伯...
忆丙子岁廿六韵 / 清·刘鹗
岁纪丁红鼠,冲寒返故乡; 征途逾晋宋,驿路指淮扬。 江湖愁日下,风雨返山阳。 更扫陶潜径,爱修子贡墙。 南河寻故址,西坝访新庄。 忽见双珠出,聊探一脔尝。 优昙尤易逝,橄榄味弥长。 注: ...
“一担挑”医院 / 顾学庆
朱步超 刘铁城 口述 顾学庆整理 小引 抗日战争时期,民间医生刘济民在饮工开设“益民”医院。刘老宽厚慈祥,医技精湛,为平民百姓治病尽心负责,不计报酬,所教学生前后有胡宗亚、何云桂、陈广...
ENKE6月13日 16:420
您父亲有没有兄弟叫杨允贤?我有一个民国时期的银壶,上面刻有杨俊生 杨允贤两个人的名字。这个银壶是赠送给时任法国驻北海领事雷乐的。这个银壶很可能是您父亲送给法国领事先生的。有疑问请联系我:ury.freeman@gmail.com宋文武4月15日 19:472
我的联系方式:江苏省盐城市大纵湖旅游度假区城管队宋文武 13813223326宋文武4月15日 19:370
宋殿康即宋泽夫,宋我真老太岁的父亲,二弟玉生,重庆俄专。三弟金洪万果县银行。我曾祖父宋金榜,农民,文盲,兄弟五人,4个文盲,唯五老太岁宋金丽幼时被老老太爷带走读书,解放前后在西乡从事教育事业!宋文武4月15日 19:280
我祖上宋勤康与宋殿康兄弟,后我们流落外村,57年为修家谱有宋我真用淮安师范信笺纸写给我二祖父的一封家书,详细介绍了家人,四子女广州,广陵,广淮,广言…对吧?原件想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