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实的老师严叔平 / 口述人:严振福(78岁,退休职工,住车桥槙北。)
严叔平是我的三伯父,前清秀才,一辈子做塾师,如果在世的话,今年总在一百二十岁左右。叔平是号,是“庆”字辈,具体叫什么名字,不知道。我们以前是小孩,大人的名字是不能叫的,也不敢问。我听说,周实小时候跟我三伯念书。那时候,三伯在车桥镇鲍家教馆。鲍家在清代是我们车桥镇第一大户,鲍桂生是清道光年间举人,做过道台。鲍家在车桥建藏书楼,家中书极多,原在“鲍八巷”,我们车桥人也称“大巷”。周人菊家原住淮安城里,周家上辈人是鲍家管事的,于是就定居车桥,也住在“鲍八巷”。我曾听说,周实、周人菊都在“无尽庵”塾馆读书,后来就出去读“新学”了。我三伯父教馆那派头可大哩,每年正月十六日开学收十来个学生,到了二、三月就要剔除一半以上,留四、五个或五、六个继续教,包学生能进学,考上秀才。他收的束修(即学费)昂贵,一般人家请不起这祥的先生。他先在鲍家教,后来鲍家败落了,便被曹甸郝家请去了。记得我小时候,新年后,郝家来轿子接,一年教下来,又用轿子送回来,轿子后面是车推人抬,都是些大米、猪肉等年货,可威风呢。如果东家的儿子进学,考取秀才,那“谢师”的钱物就更多了。我三伯父教学生只图个名,如果那个穷人家的孩子,只要聪明,他认为是个“好苗子”,将来能得到功名,也可以少要或不要人家的“学钱”。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译海拾蚌4月2日 05:290
[图片]译海拾蚌4月2日 05:280
在网上唯一能够找到只有这张照片:1946年在临沂。左起辛冠洁,包慧,丁九,朱民。 [图片]译海拾蚌4月2日 05:251
译海拾蚌0 我在研究萧殷(萧英),萧英1946年北平《解放日报》时曾经和丁九是同事,住一个房间。网上一直找不到丁九前辈的照片。请问您有丁九前辈1946年的照片或任何他的照片吗?我手头有一张萧英仓夷与两位同事1946年在北平的合照,不知道里面有没有丁九前辈。我的邮箱chenjiaji@live.cn, 我的手机号13001170267。陈家基教授译海拾蚌4月1日 11:261
我在研究萧殷(萧英),萧英1946年北平《解放日报》时曾经和丁九是同事,住一个房间。网上一直找不到丁九前辈的照片。请问您有丁九前辈1946年的照片或任何他的照片吗?我手头有一张萧英仓夷与两位同事1946年在北平的合照,不知道里面有没有丁九前辈。我的邮箱chenjiaji@live.cn, 我的手机号13001170267。陈家基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