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福臻《咏淮纪略》二卷

见有民国七年(1918)铅印本,2册,卢福臻撰。南图有藏:GJ/56552。另辽图、镇江图书馆亦收入。

卢福臻(1850—?),字介清,江苏山阳车桥人,诸生。世居车桥卢家滩。先世固多诗人,止泉(泽)、蓉湖(涌)为尤著。此书仿张鸿烈《淮南诗钞》、范以煦《淮流一勺》之例。所咏三百余事,均为山阳人物懿行、名胜古迹,不兼他邑。

书名题“咏淮”,不题“山阳”者,以郡县之名屡屡改变,而地因淮滨而得称,则古今一也。书分人、地两卷,各系以诗。上卷记人,以时代为序,附方外、闺阁。下卷记地,以山川、城市、楼台、亭苑、书院、祠寺、旧廨、废署为序。最后为义贞节烈诸祠,作者因其有关风化故不敢遗漏。作者感念时艰,抚今思古,作此诗以寄其慨。其诗于卓行苦节、寒微遗逸之士,表章尤力。而邑中名迹、古亭遗榭、一丘一壑,必予记录。诗题下有作者注解,极为详尽。此为题咏山阳古迹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有民国七年(1918)自序,时年69岁。又有陈重威、郑孝胥、段朝端、罗振玉、丁宝铨各一序,后有罗振常跋。书成后,卢氏无钱刊刻,由丁宝铨资助刊印。

镇淮楼一说为宋镇江都统司酒楼。《咏淮纪略》载:“邑志,镇淮楼在漕署前,旧志云,宋镇江都统司酒楼。《淮壖小记》,淮安都统司酒楼,即和丰楼,在八字桥间,今无片瓦.志恐误。”

望淮亭,宋徐积有诗《望淮亭》。《咏淮纪略》注云,望淮亭在山阳县望云门外。

文通塔一说建于东晋大兴二年(319)。明天启《淮安府志》载:“龙兴禅寺,治西北清风门里数十步,晋大兴二年创建砌浮屠二座……一曰尊圣。”丁默存在《咏淮纪略》中有诗咏道;“龙兴寺本法华院,中有古塔金碧炫,或云敦煌晋代来,肇锡嘉名译经卷。”

沈坤状元楼,《咏淮纪略》注:“在新城南门楼,楼为沈祭酒坤读书处。久圮。按祭酒御倭,保障全淮,受诬而死,人多冤之。今河下竹巷街之楼,非其旧址,乃后人所建也。”

桃花垠,卢福臻《咏淮纪略》有诗:“春盎桃花垠,东风一笑迎,桃花红更好,无限是柔情。”桃花垠原名屯船坞。注云:“桃花垠者,即屯船坞之歌楼舞馆处也。”联城(俗称夹城)建成后,又称联城池,以后又有人叫它为桃花坞。

万柳池又名月湖,在淮安城西南隅(西长街天妃宫巷西)。《咏淮纪略》注云“旧由西水关通于西湖,画船来往,为燕游胜地。”

小沧洲一名文汇草堂。卢福臻《咏淮纪略》卷下有诗咏之,且云:“一水回环,跨红桥而入,疏林篱落间茅屋数椽,乡先生筑之以会文焉……诚杰构也。”

湖心寺旧有倚舟堂,原为南庵、柴村所建,师徒二人一以诗,—以画名。《咏淮记略》称“柴村诗类其师,尤善画,得元四家意”。并有诗赞曰:“湖心寺里倚舟堂,诗酒生涯选佛场,招隐有亭悬杖衲,参禅无语感沧桑。此身不系随帆转,插脚来游当苇杭。何用别寻方外去,偏题五岳饱吟囊。”

招隐亭为明穆宗隆庆年间淮安知府陈文烛为隐士五游山人郭次甫来淮而筑。《咏淮纪略》云:“亭前烟波浩渺,杨柳芙蕖,为一时胜境。康熙十五年烟墩堤倒,淤一丈八尺深,始为平陆。”

万柳池一名南池。《咏淮纪略》卷下云:“南池,即天妃宫四围之水也。天妃宫有石刻《南池十咏》短碣,雁门题句,东山居士书。雁门,乾隆时漕运副将任承恩也,任大同人,故自号雁门。东山居士孔继涑也。南池乃十咏之一。”

萧湖北岸旧有“曲江初步”坊。《咏淮纪略》卷下云:“云水回环,烟波渺弥,可一里许,程氏之别业在焉。每当会文开场,吟坛宴集,同社诸人,多于此问津,挈舟前往。遂署其坊曰:曲江初步。”

勺湖草堂,《咏淮纪略》有注:“在城西北隅,水面数椽为先大夫讲学会文之所。遗址今为勺湖公园,可供游览。”

勺湖拱桥旧称如虹桥。《咏淮纪略》卷下云:“长桥横跨水面,以通往来。后圮。何其杰请赀重建,渐复旧观。每当重午,男红女绿,游观不绝,习使然也。”

关天培“关忠节公祠”,在县东街。卢福臻《咏淮纪略》有诗:
祠祀关忠节,皇鲜报勋烈。
筹海有成书,防夷皆要诀。
提师入重洋,台守索横铁。
香山与虎门,沿海边防列。
香山去省远,奥衍易盘结。
虎门离省近,险狭还曲折。
两角峙两台,东南屏蔽设。
琿力抗强夷,夷师闯入浙。
嗟嗟和议兴,遽尔海防撤。
两台日孤危,请师哭呜咽。
坐观无应者,国耻恨奚雪。
毕命靖远台,忠魂此结穴。
义仆求遗骸,夷亦不忍绝。
至今震西夷,称为中邦杰。

梁红玉祠在河下。卢福臻《咏淮纪略》有《梁夫人》诗,起句为:“夫人淮产居北辰,流落京口避乱尘……”并注:“宋韩世忠妻梁氏,北辰坊人。”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