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在江苏素有“篮球之乡”美誉。淮安人对篮球情有独钟,城乡篮球活动十分普及。
在这片底蕴深厚的篮球沃土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应运而生了一颗璀璨夺目、闻名遐迩的篮球巨星。他身披国家队战袍,肩负中国男篮队队长和核心后卫的重任,驰骋篮坛、逐鹿海内外,在许许多多重大国际、洲际比赛中战功赫赫,为国争光;他荣膺“国际级篮球健将”、“亚洲最佳阵容”和“亚洲最佳防守”等殊荣,成为我国篮坛的“一代天骄”。他,就是淮安人昵称“胖子”的孙凤武。
凤武出身于体育家庭。父亲孙北华身高一米八八,五十年代就是江苏省业余篮球队中名噪一时的中锋,曾代表江苏参加过全国比赛,数十年来,老孙对篮球一往情深。现在虽年近古稀,仍是淮安老年篮球队的主力,经常活跃在篮球场上,被人们誉为“球场上的不老松”;母亲周华,学生时代酷爱田径运动,后来因为子女和家庭羁绊不能在运动场上再显身手,但她对体育的关心和热爱却是与日俱增,还是一个资深的篮球迷。
1962年3月19日,孙凤武以11.8斤“破纪录”体重生于淮安县妇幼保建站。看着这硕大的“小胖子”,爸爸笑得合不拢嘴。他抱起儿子对妻子说:“我们的儿子肯定是打球的料子。”躺在床上的周华也喜不自禁地笑了。
小凤武在爸妈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他的个头和体重大大超过同龄的孩子。于是,“胖子”这个乳名也就自然而然的叫开了,以至日后他功成名就回故乡探亲时,淮安的老少爷们还是这样亲昵地叫他,他听了倒也觉得分外亲切。
“胖子”自小就有篮球的天赋和灵性。在摇篮中看到色彩斑斓的玩具球,他会破涕为笑,乐得手舞足蹈;学会走路后,便成了篮球场上的常客。他喜欢看“爸爸们”打球,更喜欢抱只篮球拍拍打打,直玩得满头大汗。
八岁那年,凤武穿上妈妈用爸爸旧球衣改制的运动服,神气十足地跨进了县业余体校的大门,成为篮球班里最小的学员,开始了在他漫长篮球生涯中至关重要、受益匪浅的篮球早期训练。
尽管是业余训练,但很严格,也很艰苦。小风武人小志气高,他寒冬腊月不恋热被窝,盛夏酷暑不怕烈日晒,从不叫苦叫累,从不逃学偷懒。这对于一个不满十岁的孩子来说,是多么不容易啊,做父母的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但他们懂得“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的道理,从不溺爱儿子,还经常鼓励他多练、苦练。懂行的爸爸不时地给儿子布置一些“作业”,加班加点,手把手地教儿子练基本功。每当父子俩在家院自制的小篮球架下练得汗流浃背时,妈妈总会给儿子端来一杯凉开水,给丈夫递上一条热毛巾。这位“后勤部长”在家庭经济不富裕的情况下,精打细算,常给儿子吃小灶,增加营养。1976年暑期,风武被淮安体校推荐到省少体校试训。他是试训班内年龄最小,技术最好的学生。特别是他在球场上那种与年龄不相称的沉稳、老练作风,那统揽全局的组织能力,赢得教练组老师的一致好评。然而,结业后他却被退回原校淮安中学,据说唯一的原因是某位“权威”人士说他“身体矮小”,没有培养前途。
这个结果,对于一向自尊心很强,性格很倔犟的凤武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回来后,他默不作声,精神萎靡,好几天羞于见人。爸爸开导儿子:我十三四岁的时候还没你这么高,后来不是长到一米八八吗?谁说你就长不成高个子呢!再说,高有高的长处,矮也有矮的优势,你看路上的小汽车不是比大汽车跑得更快更灵便吗?只要你能跑善跳、技术过硬,不怕打不出来;老师说得更加贴切:“篮球一定要练,学习也不得放松,成才的路宽得很。能打球,有文化,文武双全,将来就能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
凤武终于想通了,他重新振作精神,更加严格地投入到篮球的训练和文化学习中。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勤学苦练、精益求精,一步一个台阶,步入篮球的最高殿堂,圆自己多年的梦。
又是一年的挥汗如雨,又是一年的坎坷磨练。这一年,凤武有了质的飞跃,他的专项技术和素质显著提高;这一年,命运之神似乎也对他特别关照,他象吃了什么仙丹妙药似的,个头一下子串到一米八六,创造了一年内长高12厘米的神话。
1977年暑假,凤武再次来到省少体校,原来的队友和老师震惊了,那位“权威”也震惊了。试训结束后,各项成绩均名列前茅的孙凤武作为重点培养的“优秀苗子”被录取了。第二年三月开学时,他离开故乡,走进了他篮球之旅的第一站。这一年,他和队友团结拼搏,在全国重点业余体校篮球赛中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体育,尤其是竞技体育的竞争是公正的,也是十分激烈,甚至是残酷的。省少体校是省专业队的摇篮,可是每年能从省体校进入专业队的,却屈指可数,寥若晨星,其竞争程度可想而知。一米八几的凤武在众多的一米九五以上的队友中,身材条件略逊一筹。但他凭借超人的篮球悟性和臻于成熟的技术,一枝独秀,脱颖而出。1979年2月他如愿以偿地选入省青年队,同年11月2日成为江苏队中最年轻的队员,还分享到当年在全国篮球甲级联赛和全国第五届运动会上分获第二名、第三名的丰收喜悦。这种跨越式的进步,曾使多少篮球人梦寐以求,曾使多少人羡慕不已。
然而,凤武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没有陶醉于“省代表”耀眼的光环中,他是个有志青年,他展开理想的翅膀飞向更远、更新、更加绚丽多彩的目标。
机遇终于不期而至。1980年,国家组建青年队参加10月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的亚洲青年篮球赛。时年才18岁的孙凤武一举中的并被选为队长。这支朝气蓬勃的队伍,在比赛中不畏强手,勇往直前,最终以不败的战绩登上冠军的领奖台。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曼谷赛场上冉冉升起的时候,孙凤武心潮澎湃,禁不住热泪盈眶,生平第一次沉浸在为国争光的喜悦和幸福中。
在亚青赛上崭露头角的孙凤武于1982年3月被时任国家队教练的钱澄海召于麾下,成为名副其实的篮球国手。穿上胸前印有“中国”二字的球衣,凤武的心情是复杂的,他为步入我国篮球最高、最神圣的殿堂,实现了自己多年的夙愿而欣慰,但他更强烈地意识到作为泱泱大国的代表,肩负的责任是多么重大。他不敢有丝毫的自满和懈怠。在队内,他训练最刻苦,律己最严格,他勤于思考,善于学习,他用全部的精力和智慧去悉心探索篮球的真谛。
几分耕耘就有几分收获。在强手如林竞争激烈的国家队,凤武以全面而精湛的技术,良好的身体素质和难能可贵的篮球悟性,备受教练们的青睬,被委以核心后卫的重任,后来又当选为队长。凤武不负众望,总能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化险为夷,显示出一个不可多得的领军人物本色。正因为如此,在国家队多次改组,主教练几番迭换的情况下,他都作为一员爱将留下来得以重用。在人才济济的中国,能在国家队效力十年之久的,据说孙凤武是开创记录的。
十年的国手生涯,孙风武的业绩是极其辉煌的:
参加过三届奥运会(1984年洛杉矶、1988年汉城和1992年巴塞罗那);三届亚运会(第九、十、十一届);五届亚洲男篮锦标赛和三届大学生运动会。获得6次亚洲冠军、世锦赛第九名和奥运会第10名。他是我国少有的“国际级篮球运动健将”之一。他为中国篮球事业的发展,为中国男篮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孙凤武的名字永远载入中国篮球史册。
1992年底,而立之年的孙凤武结束巴塞罗那奥运会的角逐后,从国家队光荣退役,被派往新加坡任新加坡国家队总教练;1996年任江苏南钢篮球俱乐部总经理、总教练;1998年调北京,任精狮篮球俱乐部总经理、总教练。现在,他致力于篮球教学和理论研究工作,兼任首都体院和由我国当今影、视、歌大腕演员组成的“梦舟”篮球队教练。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