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淮楼 / 赵其星
镇淮楼位于古城楚州漕运广场南侧,是历史文化名城楚州的象征性建筑之一。
镇淮楼建于宋宝庆二年(1226年),明正德《淮安府志》记载其“在仪门(指漕运部院)前四十步,台高二丈五尺,宽五丈”,“地据一城之中,旧置铜壶刻漏”,“更筹十二辰、二十四气牌”用以报时,故名“谯楼”。楼东有坐东朝西更房两间,有专人打更鼓,所以又称“鼓楼”,每天燃放“定更炮”、“午炮”,便于民众知道时刻。楼下有拱形门洞,并有拱门两扇可开闭,是淮安城内南北交通的要道,楼上曾先后悬挂有“南北枢机”、“天澈云衢(qú,大路)”的四字匾额。
元末将领史文炳守淮时重修,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倾圮,永乐年间平江伯陈瑄等重建,正德十年(1515年)知府薛再次修建。清康熙七年(1668年),山东郯城大地震,波及淮安,镇淮楼受损坏,之后进行了整修。
康熙二十年(1681年)辛酉五月二十七日,淮安大雨五昼夜,河缺数处,犯郡城,淹死人畜无数,知府曹得爵取淮安府大堂“镇淮”匾投之,河水稍退;道光年间,受水患困扰,知府周焘干脆将府衙内“府堂镇淮匾”悬挂于楼上,故后人将此楼改名为“镇淮楼”。
镇淮楼因年深日久,风雨侵蚀,至清光绪年间,几乎倾圮。光绪七年(1881年)知府孙云锦“重修中央之镇淮楼”,仍保持其原有风格。
辛亥革命后,为颂扬孙中山的丰功伟绩,曾一度将镇淮楼更名为“中山楼”。抗战初期,1939年前,国民党淮安县政府曾在镇淮楼上设立瞭望哨,以防日机轰炸,并在楼顶建一小阁楼,上悬一大钟作报警之用。1945年9月日寇投降后,淮安第一次解放,人民政府重修了镇淮楼,在上面创办了图书馆,并以“四八”烈士之一的秦邦宪之名命名,即“博古图书馆”,镇淮楼成了当时人们阅读、娱乐的好去处。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整修镇淮楼。1957年8月30日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公布镇淮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淮安县政府为迎接国庆十周年,在拓宽街道的同时,也对镇淮楼进行了一次大修,将楼基楼身放大增高,变木结构为砖木结构,变花墙为实墙,变砖梯为直角条石阶梯,四周皆可登楼。楼基仍由砖土筑成,东西长36米,南北宽26米,占地面积936平方米,中间有拱形通道,拱顶高3.2米,宽4.8米,在拱顶上端的南北两面均嵌有汉白玉石石刻,其上镌(juān,雕刻)有“镇淮楼”三个魏碑体大字。楼基上四周砌有一米高砖墙作为栏杆,中间建三间两层砖木结构楼房,东西长13.4米,南北宽6.82米,上下两层共182.78平方米。楼四周建有回廊,回廊宽1.95米,总长40.44米。全楼通高18.5米。屋脊上塑有两条卧龙(螭[chī,古代传说中没角的龙]吻),歇山重檐飞角,四角飞檐顶端镶嵌(xiāngqiàn,把一物体嵌入另一体内)的四个瓦制龙头玲珑剔透,底层回廊二十根褚红色柱子的横梁上,漆有古色古香的花纹,在横梁与柱子的接头处,刻有凤凰、孔雀、麒麟等图案。整个建筑结构坚实,古朴浑厚,造型优美,具有浓烈的民族特色,非常壮观。
镇淮楼上现辟有“淮安历史文物陈列室”。楼的四周有银色栅栏,南北有门,内为城中心花园,广植腊梅、金桂、广玉兰、侧柏、龙柏、黄杨等各式花木,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赠送给周恩来故乡的樱花亦有部分植于园中。园内四季常青,花香宜人。楼洞里竖有石碑一块,正面镌刻“镇淮楼”魏碑体三个大字。
(赵其星)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