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故居简介 / 李祥 黄玲

周恩来故居简介 / 李祥 黄玲

周恩来故居座落在淮安市城中心镇淮楼西北的驸马巷。

故居由东西相连的两个普通老式宅院组成,为青砖小瓦木结构平房。东宅院大门向东,临驸马巷,原有四进房屋二十间,第一进是门厅,第二进两间北屋和拐角相连的三间东屋是周恩来童年读书的地方,第三进的三间是周恩来诞生和幼年生活的地方。第四进有面南堂屋三间,是周宅主屋,前有小屋两间,又称“亭子间”,周恩来幼年过继给小叔父周贻淦与小叔母陈氏就住在这里。在主屋和“亭子间”之间,有一眼水井,一棵大榆树。“亭子间”前亦有一棵大榆树。西宅院大门向南,临曲巷,原有二进十二间房屋,是周恩来二祖父家住房。

这两个宅院是周恩来祖父周攀龙在清朝道光年间从浙江绍兴迁居淮安后与其二哥周亥祥合买的,在当时的淮安,只具有中下等水平。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就诞生在这里。

从周恩来记事的时候起,家庭已经开始衰败。到他父亲这一辈,没有置过任何田产,几近破落。周恩来曾对晚辈说过:“那时家里破产到什么程度呢?拿东西去典当,靠借债过日子。”

解放初期,淮安市委曾对周恩来故居内行将倒塌的房屋进行维修。总理1952年从侄儿的来信中得知以后,立即写信给淮安市委,制止今后再维修,并询问了维修经费的数目,很快就用自己的工资偿付了这笔修理费。他多次教育在淮安的亲属,不要说出他住过的房子,要把房子拆掉,他还对市委负责同志说:“要把我住过的房子拆掉,不能和毛主席的旧居比。”1958年6月29日,他特地给淮安市委写了一封亲笔信,说“我提出两个请求:一是万不要拿这所房子作为纪念,引人参观。二是如公家无别种需要,最好不要使原住这些房子的住户迁移。后一个请求请你们酌办,前一个请求,无论如何,要求你们答应。否则,我将不断写信请求,直到你们答应为止。”言辞恳切,感人肺腑。1973年11月至12月间,国务院办公厅四次打电话给淮安市委,传达周总理的指示:一不要让人去参观,二不动员住在里面的居民搬家,三房子坏了不准维修。正因为如此,周恩来故居多年失修且逐渐破败;墙垣开始倒塌,东宅院周恩来童年读书的家塾馆三间,塾师休息室二间,祖堂屋三间,周恩来童年与过继母居住的亭子间二间,长廊及厨房二间也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一眼水井和两棵枝繁叶茂的大榆树。周恩来逝世后,淮安市委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才于1978年初,对故居进行了初步整修,至年底恢复了周恩来最后离开淮安时的原貌。修复后的周恩来故居共有房屋32间,总面积约1960平方米。周恩来故居于1979年3月5曰对外开放,1982年3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瞻仰周恩来故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东大门上方悬挂着的一块由邓小平题写的红底金字“周恩来同志故居”匾额。进入大门,迎面是江泽民1991年1月1日亲笔书写的“学习周恩来同志的崇高品德,全心全意为入民服务”题词。向西北拐不几步,有面向西的三间房屋,是周恩来幼年读书的地方,陈列着他当年用过的单人学桌。周恩来刚满五岁时就入家塾馆念书,取学名恩来,字翔宇。与他同窗学习过的同辈兄妹有恩溥、恩硕、万怀芝等。因为他学习认真,记忆力强,每次背诵、认字与默写都属最优,书法也在同辈兄妹之上,常常得到长辈与家塾老师的赞扬,小兄妹们都很羡慕和敬佩他。屋里陈列的书桌、书橱以及木制睡炕,都是按原貌复原陈列的。

向西跨过一道方形腰门,便是周恩来父母住的面南三间房屋。东面的一间是周恩来诞生的地方,房间里挂着父母的照片。屋里的铜脸盆、铜油灯、被褥等简朴的陈设,都是按当年的原样搁置的。西面一间是父亲周劭纲的读书休息室。在这三间房屋的对面摆放着胡耀邦1984年10月29瞻仰故居时亲笔书写的红底金字“全党楷模”题词。再向西,横穿一条狭长的南北走廊,周家的主屋便出现在眼前。这是周恩来祖父的住处。南边有两间“亭子间”,东边一间是恩来过继母亲陈氏(小婶母)的住地。恩来不满一岁时,小叔父周贻淦得了肺病,病情日趋严重,陈氏婚后无子,为了“冲喜消灾”,周劭纲夫妇便把幼年的恩来过继给小叔为子。过继后不到几个月小叔父病故,恩来就一直跟着过继母陈氏生活。陈氏出身于书香门第,能写会画,爱好古典诗文。恩来三四岁时,她就教他认字块、练习书法,以后还给讲故事,教他吟诵唐诗宋词。周恩来曾经说:“我过继给叔父,由守寡的叔母抚养。她是受过教育的女子,常给讲故事,如《天雨花》、《再生缘》,我好静的性格是从她身上承继过来的。但我的生母性格爽朗,我的性格也有她的这一部分。”西面一间住着周恩来的乳母蒋江氏。她出身贫寒,为人耿直,曾教给儿童时代的恩来不少社会常识与劳动技能。周恩来幼年失去了慈母,蒋氏给了他慈母般的关怀,因而对这位勤劳朴实的乳母感情很深,一直称她为蒋妈妈。解放以后,周恩来在两次接见进京的淮安县委负责同志时都曾关切地询问过蒋妈妈及其后代的情况。

在过继母陈氏住房“亭子间”的后檐有一眼水井,石井栏上被绳索磨出了一道道深深的痕迹。离井台不远的厨房门前,有一块菜地,周恩来当年曾跟着蒋妈妈从这水井里打水浇瓜种菜,所以对这眼水井印象很深。他在1958年接见淮安县委负责同志时说:“我家那口水井还在吗?淮安的地下水位很高,只要系上几米长的绳子就能把水打上来。”

西宅院(周恩来二叔祖父周亥祥住房)现辟为周恩来同志纪念展览陈列室、周恩来外祖父家字画展览室、周恩来外交风彩展览室、周恩来书画苑和周恩来墨迹碑廊。

周恩来纪念展览陈列室,展出国画、油画和照片共200多幅。陈列内容包括周恩来的童年、家世、故乡,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知名人士题词及外宾留言四个部分。

童年部分是以国画的形式展出的,主要介绍周恩来诞生至12岁离开淮安时的情况。

家世部份主要介绍周恩来祖父、父母、过继母、伯父母及弟弟等人情况。还存有周恩来父亲与同仁的照片,周恩来、邓颖超与亲属的合影等照片18幅。

故乡部份主要介绍周恩来对故乡的关怀和故乡人民怀念总理的情况。

第四部分主要展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界人士题词及外宾留言。

1985年4月14日,江泽民任电子工业部部长时瞻仰周恩来故居并题词:“我们参观总理故居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教育,我国电子工业战线的广大职工深切怀念周总理,向全党楷模、敬爱的周总理学习。”1980年5月30日和1994年5月29日,李鹏曾两度来周恩来故居瞻仰并题词。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友好人士亦先后前来瞻仰并留言。其中有日本首任驻华大使小川平四郎、阿扎尼亚泛非主义者大会主席波凯拉等。一些名流学者如费孝通、李一氓、陈大羽等来此均曾即兴赋诗作画以为纪念。

周恩来外祖父家字画展,精选了周恩来外祖父万青选、舅父和表侄等万氏家族的亲笔字画18幅,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周恩来外祖父家书香门第的文化素养和对童年的周恩来的成长所产生的影响。

周恩来外交风采展览精选了100幅图片资料,分五个方面展岀:一、为新中国外交事业奠基;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三、拓展外交领域,寻求和平进步;四、真诚坦率,广交深交朋友;五、再创外交工作新局面。展示了他在国际舞台上生动而又富有魅力的形象,体现他的外交思想、外交艺术和外交风格及为开创和建立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故居西侧院内兴建了一座周恩来书画苑。展岀邓小平、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瞻仰周恩来故居时留下的极为珍贵的题词及著名画家赵朴初、刘海粟、关山月、唐云、周思聪等为周恩来故居捐献的大量字画墨宝100余幅。

为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在周恩来故居后院建立了周恩来墨迹碑廊。进入后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周恩来1917年给同学郭思宁的临别赠言“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的碑刻。碑廊碑文共24块,精选周恩来亲笔手书镌刻而成,内容涉及言志、勖勉、倡导,书写时间跨青年、中年、老年,书风清朗丰润、雄浑朴茂,熔颜魏于一炉,于平稳出险峻。不仅以内容之警策予人以教育,其书法艺术亦堪足观览。

周恩来故居开放以来,共接待各界观众一干多万人次,其中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乔石、李铁映等,还有百余位省部级领导和许多著名人士,还有37个国家和地区的7200百多位朋友。敬爱的周总理的光辉形象和不朽精神,将永远留在人民的心中。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