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父高行素生平概述 / 高鸣珂

先父讳行素,原名幼攀,字寄萍,生于公元一八八六年元月,世居江苏淮安河下之枚里镇(即汉枚皋所居之地,旧称“枚皋故里”),为先大父月攀公之幼子。先父既晚出,父母钟爱逾恒,稍长策其读书立志,克绍祖德,督责之严亦不少懈。十二岁时,即负笈去数十里外之泾河庄,从名师游,攻读古书,劬学自励,三年学有成就,应科举试,名列前茅,入邑庠。先父颖慧过人,才思敏捷,善属文,援笔立就,尤工诗词,每有所作,意新而语工,辄为人所传诵。当时上海《国魂报》尝披露其篇什。嗣睹清廷朝政腐败,不屑于进取之途,毅然弃儒习医,受业于淮安名医高映清先生。高氏为江北名医,门下弟子皆一时贤俊。先父列于门墙,沾濡化雨,寝馈不辍,终得真传。三十岁后,始悬壶于乡里,对于贫穷患者,一律免费施诊,故其《行医小启》诗中有云:“涉猎方书二十年,粗工未敢似前贤;若云济世翻欺世,但遇贫穷不要钱”。亲友曾集资赠以槛联颂其医德。其联云:“博爱为怀,发菩萨心,牺牲一己精神,肘后起膏肓,咸庆众生登寿域;仁慈济世,无利禄想,普救十方疾苦,笔端参造化,全凭三指夺天功。”此联保存数十年之久,惜于“文革”中遭毁灭。

先父性亢直不容人过,见事有不平者,辄拂袖而去。但其明恕待人,慈心应物,终始如一。虽至家道衰落,犹喜急人之难,乡邻以贫乏告贷者,多方周恤之,惟恐不足,其宅心仁厚如此。

先父四十岁后,北游徐州,在徐行医三十余年,挟术问世,活人无算,每日远近求诊者踵相接。先父博览名贤著作,撷取众长,善于鉴别去取。经过多年临床,积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在原有中医理论基础上,力图创新,侧重气化二字。擅长内、妇各科,对于温病学,尤有独到之处,能发前人所未发;其它杂病,亦有深切体会。虽师法古人而不为古人所囿。每以轻灵平淡之方,治愈很多险重疾病,其读书好学之心,至老不倦。

三十年代初,先父曾主持徐州中医学会事务,提倡中医同仁利用业余时间,互相研讨学习,交流临床经验。既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又有利于患者,并主编《医药周刊》,编写有关病理学、药物学及医寒医话等文章,按期出刊问世,对当时医学界影响颇广。

先父于课子授徒时,尝渭一艺之微,必造其至,始能有卓越的成就。殷殷策励后学,导入正轨。故其《七十咏怀》诗中有云:“栽培兰蕙新花圃,收拾桑榆老树村。”可以见其志趣。

先父临证之暇,间亦从事于著述,直至晚年反复验证,方始编撰成稿。乃有《重编吴鞠通温病条辨全书》之辑,意在存瑜去瑕,执简驭繁,便于学者记诵。每一段落,均附有精确的按语,说理详明,别有见地,颇具临床参考价值。惜乎原稿已于十年动乱中散失殆尽,百不存一,连同平日昕写诗文,及其他医学杂著,一并付于劫灰,曷胜浩叹!

先父一生酷嗜读书,终岁不倦,其藏书之富,为徐州知识界所共知。平日则晨窗暝案,手不释卷,无间于酷暑严寒。早年与海内名医如盐山张寿甫(锡纯)、嘉定张山雷(寿颐)两先生相友善,结为千里神交,常有文字往还,互证医学上的得失。山雷先生所著之《中风斠诠》暨《沈氏女科辑要笺正》两书皆邀先父为之作序。并在复函中,对先父所作序言,极为推崇,列入首篇。谓其持论透辟,识见过人,有如麻姑仙爪,恰能骚到痒处,引为并世知音。

先父于诗学功力较深,雅爱吟咏,积稿盈帙,往往名句叠出,传诵一时。所著《行素轩诗稿》二卷,晚年删定,弃取颇严,率多平生得意之作。尤擅长于叠韵和韵,每为人所称道。早在一九三五年间,先父曾以其四十述怀及五十述怀之作,暨海内诗坛吟侣投赠和章,都若干首,编录成册,取名《行素轩无闻唱和集》,付梓问世。其他杂诗如《彭城秋感》联珠体上下平七绝三十首,《满城风雨近重阳》辘轳体七律五首,《重游戏马台吊项羽》七律二首,《题庄甲安泽畔行吟图》七律二首,皆其代表之作。兹记其“杂兴”诗四绝如下以见一斑。诗云:


门前翠竹伴苍梧,愿傍青山绿水居;
明月一肩风两袖,囊无长物只琴书。


天涯旅雁竟安归,自觉年来百事非;
看到野花无限好,任他风雨自芳菲。


如何空自负年华,鸥鹭相随便是家;
愿得买田三十亩,半栽菊秫半桑麻。


逍遥独自掩蘅茅,懒惰无心作解嘲;
旧垒危巢泥已落,重为乳燕定新巢。

国民党统治时期,干戈扰攮,国无宁日。先父洞察世故,守正不阿,恬淡为怀,不慕荣利,隐身于市廛,惟以医术济世活人,为社会群众作出有益的贡献。对于政治黑暗,腐败无能,面临崩溃之国民党,深恶痛绝,故其感事诗中有云:“孤愤满怀何所似,半如屈子半长沙。”把自己比成屈原和贾谊,可谓慨乎言之。并先后在《徐州日报》副刊发表《而今而后》、《谈谈救国的话》等政治性论文达十余万言。又在南京《救国日报·天天谈》版,发表杂文多篇,对国民党政权痛下针砭,博得海内有识之士及广大读者所赞赏。先父在其《五十述怀》诗中,曾有“富贵本非贫士愿,但期郅治到成康”之句,表达了渴望和平幸福之新中国早日诞生,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乃其最大之愿望。

全国解放后,先父精神更加振奋。一九五三年,出席江苏省中医座谈会,与当代医界名流,反复讨论医学上的重大问题。会后并摄影留念。一九五五年,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首先设立中医科时,先父担任半日门诊工作,处理各种疑难疾病。诊余并将其多年积累之临床心得,笔之于书,以供从学之士,参考运用。一九五五年,先父担任徐州市政协常委,直至临终。

先父生平酷爱金石,图书、碑帖、字画,其收藏颇多罕见之珍品。晚年闭门著书,以消余晷。如《医方集粹》、《妇科概论》、《脏腑药式提要》、《手批(柳选四家医案)》等,皆其七十以后手定之稿。间有二三友好,晨夕过从,亦皆社会知名人士,如韩席筹、丁时山、张君九、乔剑民、范石甫、韩范山诸老,相与谈文说艺,读画品棋,或唱和诗词,或研讨经史。先父尝戏语诸老:“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老皆莞尔而笑。

一九六○年一月十八日先父不幸因病逝世,终年七十五岁。疾革时垂训后昆;“愿我子孙后代,以医世其家,用广济世之德。”鸣珂侍随先父三十余年,亲承謦欬,特概述其生平如上。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2 分享
评论 共1条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