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概述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各党派、人民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团结合作、参政议政的重要场所。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人民政协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政协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原淮安县)委员会于1956年11月1日宣告成立,“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迫停止活动,至1979年10月恢复活动。1988年2月,淮安撤县建市,县政协相应更名为市政协。2001年2月,地级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撤销县级淮安市,设立淮安市楚州区。原淮安市政协更名为淮安市楚州区政协,届次不变。

楚州区政协通过举行全体委员会议、常委会议,以及各专门委员会、工作组的活动,参与地方政治生活,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尤其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区政协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围绕“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建设四化”的目标,把工作重点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发挥了人才宝库的优势和爱国统一战线的作用,团结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和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祖国的和平统一作出了贡献。

近年来,在中共楚州区委的领导下,区政协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牢把握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搞好政治协商,加强民主监督,积极参政议政,工作领域不断拓宽,工作内容不断充实,工作形式不断丰富,为推动楚州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区政协走过的辉煌的50年,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在楚州贯彻落实的50年,是人民政协组织的作用不断得到重视并不断发挥的50年,是我区政协组织在实践中完善、在探索中前进的50年,是与全区人民一道,风雨同舟、共同前进、团结奋斗的50年。

回顾区政协所走过的道路,对于认真总结历史经验,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人民政协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更好地做好政协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区一至九届政协的基本情况,已在《淮安政协四十年》一书中有所介绍。本文着重介绍近十年区政协的发展历程。

政协淮安市(楚州区)第九届委员会

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于1993年2月10日至13日举行,时有委员212名。

市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于1997年3月10日至13日举行。会议增补委员45名。会议听取和讨论了中共淮安市委书记花法荣所作的重要讲话,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协副主席高琰所作的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区政协提案委员会主任孙振祥所作的提案工作报告。与会委员列席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工作报告及其它有关报告,通过了会议决议。会议举行了大会参政议政发言,表彰了一年来市政协开展“我为小康作贡献”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举行了向纪念周恩来总理百年诞辰活动捐赠仪式,出席会议委员和有关单位共捐赠5万余元。

市九届政协共举行常委会议18次,主要就反腐倡廉工作、发展盐化工业、产权制度改革、乡镇企业投入、创建省级卫生城市、“九五”技改工作、发展“两专一基”、组建企业集团等议题协商讨论,参政议政。

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以后,根据工作需要,增设了经济科技委员会和文教卫体委员会,并将原教育一、二组合并为教育组。

市九届政协在中共淮安市委的领导下,紧密联系我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认真履行政协职能,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一是坚持为中心工作服务,强化参政议政工作。先后召开28次主席会议、26次常委会议,就我市“九五”计划和十年规划、发展规模经济、加强“两专一基”建设、企业改革、发展旅游业、重点工程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推动民主法制建设和整顿社会治安问题等内容进行了广泛的协商讨论。把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参政议政作为履行政协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着重围绕全市经济建设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先后组织专题调查27次,各类小型调查70余次,提交建议案、调查报告89份。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专业村建设的建议》、《关于加快组建企业集团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快实施全市再就业工程的建议》、《关于重视科技队伍建设的建议》、《关于乡镇企业转换机制的建议》、《关于我市九年义务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关于加快农村医疗保健制度的建议》、《关于加快开发我市旅游资源的建议》、《关于加快我市“三资”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等建议案和调查报告,受到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积极通过政协提案履行政协职能。委员们提交提案482件,立案435件。加大了办理提案工作的力度,注重提案的落实工作,使提案基本做到件件有交待,案案有结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二是大力开展“我为小康作贡献”、“向周总理百年诞辰献礼”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充分发挥政协整体优势,不断深化和活跃了政协工作。坚持把办实事作为政协工作的突破口。政协领导同志先后参与了筹备纪念周总理百年诞辰、淮河入海水道等重点工程建设、道路交通建设、控减农民负担等重要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政协各委组和广大委员也在本职岗位上积极奉献,及时反映社情民意,从不同侧面为小康工程作出了贡献。政协组织委员开展“我为小康作贡献”活动190余次,参加委员达7500余人次。如开展“送科技下乡”、“送医下乡”活动;深入有关特困企业,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开展社会问卷调查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市政协领导多次带领机关人员到上海、常熟等地为企业联系业务,帮助企业跑项目、跑资金。在迎接周总理百年诞辰活动中,加强对外联系,引进项目和资金。三是围绕团结统一,引导和凝聚各方面积极因素。注意改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在政协的参政议政条件和工作环境,发挥各民主党派、无党派委员的专业特长,围绕开发旅游资源、扶贫助学、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等内容开展一系列活动,组织非公有制经济界委员带头投身光彩事业。加强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先后开展了纪念周实、阮式烈士就义85周年,纪念市政协成立40周年、庆祝香港回归等重要活动,广泛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对加强与海内外各界人士的联系和团结,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积极开展与海外“三胞”的联谊活动,积极引进外资,先后促成了8个合资项目,总投资近650万元,争取海外捐赠我市文化、教育事业经费共计50余万元。这一时期市政协文史工作坚持面向社会,依靠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在新的领域不断开拓,先后编辑出版了《淮安政协四十年》、《淮安古今人物》(一、二集)、《周实、阮式纪念集》、《淮安名胜》等文史资料专集,为宣传淮安、扩大对外开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四是加强自身建设,着力塑造淮安政协的新形象。市九届政协始终把组织委员学习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坚持和发扬人民政协自我教育的优良传统,分别为委员订阅各级政协报刊和学习资料,先后举办7次委员专题学习报告会、5期学习讲座和21次学习座谈会,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江泽民同志“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重要讲话精神,并通过各种视察、考察活动开阔眼界,启迪思想。为了推进政协履行职能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市九届政协进一步完善了“常委会工作简则”、“提案工作条例”、“专门委员会组织通则”等工作制度,制定了“关于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的意见”、“市政协机关岗位目标责任制”,通过这些制度的严格执行,使政协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得到了有效的加强,政协委员和委组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市政协共评选出先进工作组39个(次)、委员先进个人143名(次)、优秀提案30件,有130多人次的委员先后荣获省、市各级荣誉称号。

政协淮安市(楚州区)第十届委员会

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于1997年12月28日至1998年1月1日举行。时有委员260名。中共淮安市委书记花法荣在会上作重要讲话。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周化堂代表市政协常务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和任爱兰所作的提案工作情况报告,讨论了拟提交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市政府工作报告,通过了会议决议。会议选举周化堂为市政协主席,仲跻华、高琰、田文秀、殷文宝、朱震国、刘家柏、金志庚为市政协副主席,王庆海为市政协秘书长;选举常务委员会委员30人。会议举行了大会参政议政发言。会议对一年来在政协工作中表现突出的8个先进集体、43名先进个人、9件优秀提案和4个提案办理先进单位予以通报表彰。

市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于1999年1月20日至22日举行。本次会议增补委员36名。会议听取并讨论了中共淮安市委书记花法荣在会上作的重要讲话,听取并审议了市政协副主席仲跻华代表常务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和市政协提案委主任任爱兰所作的提案工作情况报告。与会委员列席了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听取并讨论了《政府工作报告》,通过了会议决议。会议增选童怀庆为市政协副主席,增选1名常务委员会委员。会议举行了大会参政议政发言,通报表彰了一年来在政协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优秀提案和提案办理先进单位。

市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于2000年1月19日至21日举行。本次会议增补委员25名。中共淮安市委书记陈洪玉到会祝贺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市政协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报告。与会委员列席了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听取并讨论了《政府工作报告》,通过了会议决议。会议增选6名常务委员会委员。会议举行了大会参政议政发言,通报表彰了一年来在政协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于2001年1月6日至8日举行。本次会议增补委员27名。会议听取并讨论了中共淮安市委书记陈洪玉所作的重要讲话,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协副主席仲跻华所作的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市政协副主席高琰所作的提案工作情况报告。与会委员列席了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听取并讨论了《政府工作报告》,通过了会议决议。会议增选王秀珍为市政协副主席,增选6名常务委员会委员。会议举行了大会参政议政发言,通报表彰了一年来在政协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地级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撤销县级淮安市,设立淮安市楚州区。原淮安市政协更名为淮安市楚州区政协,届次不变。

淮安市楚州区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于2002年1月20日至22日在楚州宾馆会堂举行。本次会议增补委员9名。会议应到委员280人,实到258人。会议听取并讨论了中共淮安市楚州区委书记刘友超所作的重要讲话,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协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报告。与会委员列席了区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听取并讨论了《政府工作报告》,通过了会议决议。代区长肖本明到会讲话。会议选举朱国仁为区政协主席,舒永干为区政协秘书长,增选了3名常务委员会委员。会议举行了大会参政议政发言,通报表彰了一年来在政协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区十届政协共举行常委会议27次,主要是学习中央和各级文件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举办有关法律、科技知识讲座;听取市(区)政府关于经济发展情况的通报和关于政协提案办理情况的通报;就全市(区)企业改制情况、草鸡和肉鸽养殖情况、农民收入情况、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加快施河教学具生产与发展、纺织产业发展情况、投资环境情况、农村税费改革情况、发展农副产品龙头加工企业情况等开展调查研究,参政议政;视察淮河入海水道水利工程、新长铁路、同三国道、新工业园区等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视察有关民营企业发展情况;组织对有关部门的民主评议等。

1998年1月,市(区)政协十届一次常委会议决定,撤销秘书处,设立办公室,下设秘书科、联络科、综合科。仍设立5个专门委员会,分别是学习和文史委员会、提案委员会、经济科技委员会、文教卫体委员会、祖国统一联谊委员会。设立17个工作组:科技组、农业组、工业组、商贸组、教育组、医卫组、文体组、社会法制组、群团组、民族宗教组、侨台组、个体私营经济组、运西组(三堡、林集、南闸、范集、白马湖)、渠南一组(溪河、施河、平桥、上河、马甸、建淮)、渠南二组(车桥、朱桥、泾口、流均、博里、仇桥、复兴)、渠北一组(顺河、苏嘴、茭陵、季桥、城东)、渠北二组(席桥、钦工、宋集、南马厂、徐杨)。

2002年11月,区政协十届二十六次常委会议决定,区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更改为学习、文史、法制委员会,祖国统一联谊委员会更改为港澳台侨委员会。

区十届政协是跨世纪的一届政协,是在我国、我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开展工作的。在中共楚州区委的领导下,区政协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各项工作都有了积极的创新和发展。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参政议政取得了新成效。区政协自觉地把促进改革、加快发展作为总揽全局的中心课题,围绕全区重大问题履行职能,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区政协先后召开27次常委会议,43次主席会议,组织了30多次专题调查研究和视察活动,立足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提高建言立论水平。区政协十届二次常委会议《关于科学指导,稳步发展我区养殖业的建议案》、十届三次常委会议《转变政府职能,为企业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十届八次常委会议《关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十届十九次常委会议《关于搞好农村税费改革配套工作的建议》、十届二十五次常委会议《关于大力发展我区农副产品龙头加工企业》等有关建议,引起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区委主要负责同志曾先后作出批示,并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区政协组织委员对各个阶段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如关于小城镇建设与规划、中小学素质教育、生态环境与治理、加快旅游业发展、农村合作医疗等诸多问题,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调查研究,形成了43份调查报告。《发挥产业优势,增强支撑作用》、《关于外籍企业在我市投资环境的调查报告》、《迎接入世挑战,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等许多专题报告,受到区委和有关部门领导同志的关注和好评,得到了采纳和落实。区政协两次在全体委员中开展征集富民强区“金点子”活动,共收到委员建议238件。这些调查报告和建议,对于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做好察民情、解民忧、顺民心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是开展民主评议,民主监督工作有了新发展。为更好地拓宽新时期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渠道,区政协积极探索,连续四年对11个政府部门完成任务、行政执法和行风建设等工作进行民主评议,督促有关部门加大整改工作力度,促使被评议单位的行风出现好转,工作得到改进和加强,强化了政协民主监督的作用。人民群众对政协开展的民主评议活动普遍欢迎,热情支持,区委、区政府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江苏政协》、《淮安政协》都专题介绍了我区政协开展民主评议工作的经验。区政协有计划地组织委员开展视察活动。每次视察活动都形成相应的视察报告,有批评、有建议。区政协积极支持并组织委员参与全区执法检查、行风评议工作,有100多人次民主党派代表和政协委员被有关部门聘请为监督员、联络员,较好地发挥了政协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三是发挥信息参政的“轻骑兵”作用,提案和社情民意工作有了新突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在区十届政协期间,社情民意工作成为人民政协的一项基础工作。区政协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提案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社情民意工作的意见》,修订了《提案工作条例》,积极组织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委员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提案和社情民意,使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成为我区政协履行职能具有特色和务实性的工作之一。先后征集提案815件,立案682件;提出社情民意信息412件,编发报送社情民意简报63期。经过各承办部门的共同努力,提案结案率年年达100%,委员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97.8%。其中《关于加快新工业园区建设的建议》、《强化市民道德教育》、《切实加强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为个体私营企业创造良好环境》、《关注淮河入海水道滩地农户生产生活》、《横沟寺农民暴动遗址应尽快修复》等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分别得到市、区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批示,相关部门做了认真落实,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四是以建设新楚州为己任,“主题”活动有了新特点。区政协先后开展了“我为争百亿、达小康作贡献”、“展现政协委员风采,向建国50周年献礼”、“迎接十六大,奉献新楚州”等一系列主题活动,不断深化和活跃了政协工作。区政协领导先后参加了周恩来遗物陈列馆、入海水道工程建设,新区、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旧城改造,铁路、高速公路和城乡道路建设等重点工程的组织领导和直接指挥。组织委员开展咨询服务、牵线搭桥、评议论证等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290余次,组织送科技、文化、卫生、法律下乡活动28次。组织委员参与了企业改制、安全生产情况、经济建设软环境、中小学收费和医德医风、全区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检查评议,组织委员进行针对“十五”计划制定、农村专门人才培养使用问题、企业改制、个体私营经济、依法治区、素质教育、科技兴村、工业企业改革、蔬菜花木种植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经纪人作用等方面的调研活动,较好地体现了政协的人才智力优势。区政协坚持要求每位委员每年为基层群众办一两件实事,先后组织委员向社会困难人群和公共设施建设等各种捐助达128万元。广大委员不断增强为加快楚州发展作贡献的责任意识,在各自岗位上争创一流业绩,几年中仅荣获市以上表彰的委员就有130多人次。五是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统一战线的发展和政协工作带来新气象。区政协把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发展目标团结奋斗,作为政协工作的根本任务,在实现大联合,促进大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坚持政协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联系制度,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人民团体在政协重大活动中的作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人民团体共提出提案121件,提出大会发言材料17件,参政议政质量有了新的提高。《关于对楚州历史文化名城采取建设与保护并重方针的建议》、《关于健全民主监督机制》、《搞好城市交通综合整治》等许多建议被吸收到区委、区政府的决策中,付诸实施后收到了良好成效。围绕增进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组织形势报告会6次,组织迎接澳门回归祖国、侨台亲属联谊等各种形式的座谈会30多次。在侨台胞亲属中开展了引进一个项目、引进一笔捐赠等“六个一”活动。引导和帮助侨台属勤劳致富,帮助特困归侨解决实际困难。召开了庆祝人民政协成立50周年座谈会,举办了“庆祝建国50周年、人民政协成立50周年暨澳门回归祖国全国书画大展”。在《人民政协报》上以“周恩来故乡、历史文化名城淮安”为题,组织专版,宣传我区建设成就、历史文化和政协工作。在周恩来百年诞辰之际,动员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各界人士为周恩来遗物陈列馆等纪念工程添砖加瓦,宣传我区投资环境。积极组织开展文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编辑出版了《淮安名胜古迹》、《淮安古今人物》第3辑,与市政协文史委共同编辑出版了《恩泽长淮——周恩来百年诞辰纪念专辑》等,集中反映了我区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气象。区政协把自身建设作为做好政协工作的基础和前提,着力提高履行职能的水平和实效。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提高委员履行职能的自觉性。注重发挥专委会和工作组作用,政协整体功能进一步加强。加强政协机关建设,先后开展了区政协领导班子、机关“三讲”教育,“三个代表”学习教育,“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大讨论等一系列思想教育活动,政协领导班子和机关干部普遍受到了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和党性党风教育,对认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确贯彻政协工作的基本原则,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政协淮安市楚州区第十一届委员会

区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于2003年1月5日至8日在淮安宾馆会堂举行。会议应到委员271人,实到256人。会议听取并讨论了中共淮安市楚州区委书记刘友超所作的重要讲话,听取和审议了朱国仁代表市政协常务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和金志庚所作的提案工作情况报告。与会委员列席了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听取并讨论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有关报告,通过了会议决议。区长肖本明到会讲话。会议选举朱国仁为区政协主席,仲跻华、田文秀、朱震国、刘家柏、金志庚为区政协副主席,舒永干为区政协秘书长;选举常务委员会委员32人。会议举行了大会参政议政发言,通报表彰了一年来在政协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区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于2004年1月7日至9日在淮安宾馆会堂举行。会议应到委员289人,实到278人。会议听取并讨论了中共淮安市楚州区委书记刘友超所作的重要讲话,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协副主席仲跻华所作的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区政协副主席金志庚所作的提案工作情况报告。与会委员列席了区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听取并讨论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有关报告,通过了会议决议。会议增选常务委员会委员2人。会议举行了大会参政议政发言,通报表彰了一年来在政协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于2005年1月11日至13日在楚州宾馆世纪园举行。会议应到委员299人,实到289人。会议听取并讨论了中共淮安市楚州区委书记刘友超所作的重要讲话,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协主席朱国仁所作的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区政协副主席金志庚所作的提案工作情况报告。与会委员列席了区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听取并讨论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有关报告,通过了会议决议。区长肖本明在闭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增选陈峰、张佩铭为区政协副主席,增选常务委员会委员4人。会议举行了大会参政议政发言,通报表彰了一年来在政协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区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于2006年1月5日至7日在楚州宾馆世纪园举行。会议应到委员299人,实到289人。中共淮安市楚州区委书记夏心旻到会祝贺并作重要讲话。会议讨论了夏心旻同志的重要讲话,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协主席朱国仁所作的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区政协副主席金志庚所作的提案工作情况报告。与会委员列席了区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听取并讨论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有关报告,通过了会议决议。代区长宗兆昱在闭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增选常务委员会委员2人。会议举行了大会参政议政发言,通报表彰了一年来在政协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区十届政协到2006年10月,共举行常委会议21次,主要是学习讨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同志关于科学发展观重要讲话,党的十六大精神,中央、省市各级文件精神;举办有关法律、科技知识讲座;听取区政府关于经济发展情况的通报和关于政协提案办理情况的通报;就全区招商引资工作、工业园区建设、农村改水工作、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农村道路建设和管理工作、预防和打击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推进我区新农村建设等开展调查研究,参政议政,提出了多项建议案和调查报告;视察我区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视察我区经济开发区建设、城市建设情况,视察古顺河酒业有限公司、飞翔纸业有限公司、翔宇教育集团、淮中教育集团等民营企业和单位发展情况;组织对有关部门的民主评议等。相继制定了促进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的有关制度。

2003年1月,区政协十一届一次常委会议决定设立14个工作组:科技组、农业组、工业组、商贸组、民营经济组、教育组、医卫组、群团文体组、社会法制组、民族宗教组、侨台组、乡镇一组(三堡、林集、南闸、范集、白马湖、平桥、上河、马甸、建淮)、乡镇二组(施河、溪河、车桥、朱桥、泾口、流均、博里、仇桥、复兴)、乡镇三组(顺河、苏嘴、茭陵、季桥、城东、席桥、钦工、宋集、南马厂)。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和社会的重大变革、“十五”计划的全面实施和中共十六大的召开,区十一届政协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神圣使命,同时也肩负着如何进一步加强政协工作,为实现建设新楚州各项目标竭智尽力的重要责任。为此,区政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区工作中心和大局,广泛团结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代表人士,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履行政协职能,为实现全区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新的卓有成效的贡献。

一是紧紧围绕全区工作中心,认真履行政协职能。区政协坚持想大事,议大事。先后召开30次主席会议、21次常委会议,就加大工业强区推进力度、优化投资环境、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搞好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以及加快城市化进程、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等重要问题开展研究协商,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在区十一届政协历次全委会议上,委员们认真听取、讨论《政府工作报告》,踊跃建言献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政协各委组先后提交了《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全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对我区发展块状经济的建议》等51篇大会发言,得到了区领导充分肯定和有关部门的重视,许多意见和建议得到采纳。区政协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建言立论,为加快楚州发展贡献力量。2003年4月,区政协十一届二次常委会议提出了《关于全区农村改水工作的建议案》;2004年3月,区政协十一届八次常委会议提交了《关于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建议案》,年末,区政协十一届十一次常委会议提交了《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建议案》;2005年3月,区政协十一届十四次常委会议提交了《关于我区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建议案》,提出着力搞好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的6项建议;2006年6月,区政协十一届二十次常委会议提出了《立足区情,积极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案。这些建议和建议案得到了区委、区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区委主要负责同志在多份建议上作出了重要批示,有许多建议和建议案还向全区转发。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推动下,区政协的建议得到了较好的落实,推动了全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是紧紧围绕富民强区,把促进和服务发展作为政协工作的第一要务。区政协围绕富民强区目标和全区重点工作,深入开展“楚州在我心中,我为楚州添彩”主题活动,把招商引资工作当作中心任务,全力以赴抓突破。在全体政协委员中开展了“结交一位客商,提供一条信息,引进一笔资金,落实一个项目,办好一件实事”活动。区政协多次组织人员赴苏南、上海、浙江、福建等地招商引资,经过努力,成功引进了投资1200万元的淮安市申通建材设备有限公司、台商投资1500万港元的淮安塑胶纸品制造公司、投资1.5亿元的上海河济置业公司汽车配件等项目,并陆续开工建设。委员们以加快楚州经济发展为己任,充分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区政协领导尽职尽力地做好区四套班子领导分工工作和挂钩帮扶乡镇、企业等工作,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广大政协委员不断增强为加快楚州发展争作贡献的责任意识,恪尽职守,奋发进取,乐于奉献,在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发挥了骨干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几年中,受到区级以上表彰的政协委员有152人次。

三是坚持为民宗旨,把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重要职责。区政协把做好提案和社情民意工作,作为了解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的重要渠道,认真抓好抓实。几年来,政协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共提交提案1008件,立案898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482件,区政协整理、编发《社情民意》专刊43期。委员们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大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在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区政协积极推动提案办理工作,许多委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被采纳,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关于尽快解决淮城镇乌沙等村生活饮用水问题》、《强化网吧管理刻不容缓》、《关于修复横沟寺农民武装暴动旧址的建议》、《采取措施排除新世纪商贸城安全隐患》、《请密切关注当前农村中的“六难”》等许多提案和社情民意,受到市、区领导重视,得到了较好落实,收到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区政协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扶贫助困,为民服务。先后组织开展送科技、文化、卫生、法律下乡活动17次,开展各类公益活动86次,捐助贫困生、贫困户139人次,捐助修建农村道路、兴办“春蕾班”等各类社会公益事业160余万元。在抗击非典工作中,区政协及时视察全区防治非典组织协调方面的工作,视察重点企业一手抓防非典、一手抓经济发展工作情况,组织委员参加“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在抗洪救灾工作中,区政协领导和机关坚持在抗洪抢险第一线,不辞辛劳,精心组织指挥,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降低灾害损失,帮助有关乡镇搞好抗灾自救、恢复生产工作。广大政协委员奋不顾身地投入抗洪救灾斗争,许多委员舍小家顾大家,一心扑在抗灾前线。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成员、非公有制经济界的有关人士和政协委员纷纷向抗洪前线和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献上一份爱心,捐款捐物近50万元。

四是弘扬团结民主主题,为建设和谐楚州贡献力量。为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把各方面力量都凝聚到加快楚州发展这个主旋律上来,区十一届政协注意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积极为他们参政议政创造条件。经常邀请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参加学习、调研、视察、协商等活动,安排他们在政协全委会议、常委会议上作重点发言,进一步加强了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合作共事。几年中,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及其成员中的政协委员共提出提案130多件、社情民意90多件、大会参政议政发言材料15篇。区政协积极组织开展视察工作,先后组织各类视察47次,通过视察加深委员对区情政情的了解,更好地为建设和谐楚州建言献策。统筹安排有关委员担任区软环境监督员、特约党风联络员和行风监督员,积极参与行风和软环境评议,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区政协认真总结以往经验,进一步加强了民主评议工作,先后对区国土资源局、农业局等7个部门履行职能、行风建设等方面情况进行了民主评议,有力地促进了全区软环境建设和行风建设的加强。区十一届政协十分重视做好文史工作。先后编辑出版了《古镇河下》、《烽火燃情》、《爱我楚州》、《楚州政协五十年》等书。成立了楚州历史文化研究会。为我区城市规划、建设和旅游开发等提供咨询服务,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宣传楚州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较好地发挥了文史资料研究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

五是弘扬求真务实精神,进一步加强了政协自身建设。区十一届政协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摆在自身建设首位,运用多种形式积极组织和推动委员学习。组织学习党的十六大和历次全会精神,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会议精神,全省政协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省、市、区委其他有关重要文件、会议精神等,先后举办学习报告会、座谈会等20余次。通过组织和推动委员学习,促进了委员素质和参政议政水平的提高,保持了政协工作的正确方向。区政协党组织深入扎实地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得到进一步改进,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促进了政协自身建设和履行职能的各项工作。区政协加强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认真贯彻政协章程要求,全面履行政协职能,努力提高参政议政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规范政协工作,新建了《关于区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议、工作组活动请假的规定》、《区政协主席督办重点提案的规定》等制度,较好地坚持了政协例会、提案、调研视察、机关管理和委员参加活动等工作制度,保证了履行政协职能的各项工作积极有效地开展。加强政协机关建设,开展机关委办和工作人员述职及争先创优活动,进一步调动了机关工作人员积极性,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从而有效地保证和促进了机关职能作用的发挥。

50年探索,50年开拓,50年风雨兼程,50年谱写华章。50年来,在中共楚州区委的领导下,区政协与全区人民携手并进、同舟共济,见证了楚州半个世纪以来的历史巨变。当前,我们正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我区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任务异常艰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肩负的使命更加光荣而伟大。我们坚信,在新的征程中,区政协将进一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团结和民主主题,切实贯彻为民宗旨,认真履行政协职能,努力开创政协工作的新局面,与全区人民一道,发奋图强,开拓创新,共同迎来楚州更加绚丽多彩、繁荣昌盛的明天。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