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第一次解放后的文渠疏浚工程 / 林总 丁启兆
一九四五年九月,淮安第一次解放后,淮城市人民政府立即着手文渠疏浚工程。四六年二月县长赵心权、副县长孙兰及淮城市长俞臻在县政府召集淮城各界人士和县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座谈,共议修渠大事,并于当日成立“淮城文渠疏浚委员会”,推举孙兰任主任,俞臻、尹星侣(淮城开明士绅)任副主任,另有委员若干人。俞臻同志具体负责全面领导工作,并邀请部分地方上热心公共事业的知识分子包括当时精通水利的知名人士汪渭珍先生参加研究制订疏浚文渠的工作方案。委员会办公地点设在城内南门大街(兴文街头北)叶姓宅内(当时是华中分局所在地,现为县招待所一区)。
施工前,反复查阅、研究了有关文渠的史料并进行实地详细考察。经过细致周密的讨论,根据施工方案,按段分工,将整个文渠划为五段:第一段从西门外的“鸡心闸”向东至城内玉器巷的“桂花闸”;第二段从城内“大八字桥”向北至北门城墙下的“水关”;第三段从“小八字桥”向南,经“小牛巷”、“兴文街”、“南门大街”至府学前的“泮池”,第四段从“泮池””向东经“拈花社”、“三台阁”直达“巽关”;第五段从“小八字桥”向东,经“白虎桥”折向南,最后与第四段会合,一同进入“巽关”。据统计,全部工程约一万六千六百多土方。其中比较艰巨的工程,如捞洗“鸡心闸”的闸底、闸塘;清理“泮池”;疏通长年淤塞的地下渠道(又名“文曲沟”)等。经过集体讨论,绘制了工程图表,明确了各段的要求、任务后,进行具体分工。
当时淮安农村,由于多年来深受日伪蹂躏和剥削,广大农民生活非常困难。市政府确定采用“以工代赈”的办法,报请上级党委批准后,从近郊各乡和城市贫民中发动和组织了五千二百四十多名民工,并动员驻城部队、机关抽派部分指战员和工作人员予以支持,于四六年三月间全面动工。
当时我分工负责第一段工程,其中比较艰巨的任务,就是捞洗“鸡心闸”的闸底、闸塘。因为“鸡心闸”是文渠的进水口,由于长年未经捞洗,闸底、闸塘里淤积的泥沙高度竟超过运河的正常水位。一年中除了夏季河水暴涨的时候,该闸可以通流,其它季节河水被泥沙所阻,已失去“闸”的作用。因此,必须清除闸底和闸塘里的全部泥沙,“鸡心闸”才能够正常地发挥作用。
这座“鸡心闸”位于淮安西门外南侧运河堤上,闸身狭窄,仅够一个人横着身子下去。闸道两边,皆用整齐的条石垒砌而成。闸身三丈有零,从堤上俯视闸底,黑洞洞的阴森可怕。施工时得先用绳索捆在施工人的身上,沿着闸道两边的石壁将人缓缓卸下,然后将闸底的泥沙挖起来,装在布兜里,再一兜一兜地从闸底将布兜吊上去。由于闸身狭窄,施工人在闸道里操作转身都很困难。闸道里一般只能容纳两个人,而闸的上口也要安排两个人专管将盛满泥沙的布兜从闸底吊上来。如此每吊起一兜泥沙,就需要十多分钟,因此,工程进度很慢。
在闸的出水口处,有一个巨大的闸塘。年深日久,闸墉里积聚的泥沙硬如石块。施工时首先要用铁镐将土层凿碎,然后用铁锹挖起运走,工程进度也较慢。因此,仅捞洗闸底和闸塘这项工程,费时近一个月,出土一百多方。
第三段工程更为艰巨,从“小八字桥”向南,经“小牛巷”,“兴文街”以及“南门大街”直到府学前的“泮池”,这一段都是地下渠道,长约一千多米。施工时,先要凿开路面,然后撬起铺在渠道上的一块块粗大笨重的石板。揭开石板,渠道里满是乌黑腥臭的泥浆,必须舀去泥浆,用粪桶一担担地运走,再挖出下层的泥沙,直到现出沟底为止。
捞洗“泮池”的工程与疏通地下渠道一样。池面长约二十多丈,宽十丈有零,由于多年没有捞洗,上游渠道淤塞,加之附近人家倾倒拉圾,年深日久,变成一池乌黑腥臭的“死水”。从排出污水,舀起泥浆,直到挖出池底积土,任务十分艰巨。
其它二、四、五段,工程等同于一般的挑河。其中第五段从“白虎桥”向南的“沧河”一带,那里是两合土。铁锹挖下去不甚费力,而挖起的泥块又不易散碎,一个普通劳力,一天能挖十多方土。
经过四十多天紧张持续的战斗,文渠疏浚工程终于按期完成。验收合格后,报请市委批准,择于一九四六年四月二日召开了庆祝大会,是日上午九时,凡参加文渠疏浚工程的人员全部在巽关(文渠出水口,即今淮安师范学校的东南角)前集中。华中军区司令部政工组的两位女同志分别站在河两岸,一条长幅的红色彩绸横贯河身,两位女同志各自紧拉着彩绸的一端。由副县长兼文渠疏浚委员会主任孙兰和两位副主任为通水剪了彩。九时三十分“鸡心闸”准时开闸放水,约摸二十分钟左右,只见涓涓的细流由西向东缓缓地流过来。霎时,两岸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这时正是清明节前夕,气候开始转暖。那夭风和日丽,人们看到涓涓细流汇成一股浪涛流入“巽关”。周围观礼的人们情不自禁地振臂高呼:
“庆祝文渠疏浚工程胜利完成!”
“中国共产党万岁!”
热烈的口号声夹着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