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子旭先生名黎庆,子旭其字,原籍江苏省清河县(今淮阴市清河区)。清同治五年丙寅(1866)农历九月出生于江苏山阳县(今淮安市)城内,父名量字叔度,邑诸生,母王姓淮阴人,生四男二女,先生居长。汪家原住清河县城十里长街,在其父时代即迁居淮安。先世经商,叔度先生曾受业于吾淮顾持白(云臣)太史;先生又曾就学于持白太史哲嗣竹侯(震福)孝廉,父子两代师生,乡里传为佳话。
先生素喜钻研古文字学与考据学,而不愿以“八股文”作敲门砖,循科举仕途以获取所谓“功名”,但又想到作为一个读书人,手不能提,肩不能担,总得有个头衔,借以作为谋生的资本。于是在清光绪23年(丁酉)参加淮安府属六县童子试以第一名考取秀才(俗称“案首”),时年已过三十,以后决意不再进取而从事学术研究,著有《小学丛残》、《杖制考》、《玉篇引经异文》等,均未及付梓,现仅《小学丛残》有油印本。
所谓“小学”,就是古文字学。从汉代开始,就把研究文字的学问叫做“小学”。《艺文志》所收“小学十家”称为“训诂之属”、“字书之属”与“韵书之属”三种。
子旭先生所著《小学丛残》分为“字样”、“字训”、“文字释训”、“开元文字音义”、“五音集韵”、“桂苑珠丛”、“训诠”、“韵音”等类867则。其中大部分引自唐代僧人慧琳所著的《慧琳一切经音义》,其他引自《希麟续音义》、《慧苑音义》、《宋庠国语补音义》、《太平御览》等约二十部著作,特别是《慧琳音义》的完本,国内已经失传。清末贵州黎莼斋(庶昌,曾国藩四大弟子之一)出使日本时,在日觅得数本带回,成为在国内的孤本了。
刘岳云(宝应人,清进士)在为《小学丛残》写的“序”中指出:“会稽陶子缜太史……曾辑诸书中所引古籍而加以考证”。“元和江建霞太史亦有此意,并云已辑得若干种”,“而《小学丛残》中则陶江两太史所欲辑者裒然皆在”。刘先生又说:“山阳自丁俭卿(晏)先生后,顾氏乔梓(按即顾持白、竹侯父子。顾竹侯著有《小学钩沉续编》)最为通博,又得子旭,山阳学者益不孤矣。”刘师培(字申叔)先生,仪征人,近代文字训诂学专家,曾在北大任教。在其“序”中对子旭怀有很大希望,他说:“倘以近辑古字书为主,旁及经注、纬书、子史之属,上采钟鼎古文,下考古籍别本……子旭精研小学,博览载籍,其亦有志于兹乎!”
子旭先生于1890年后,与其夫人程袖芙(夫人出身名门,亦擅诗文,有著作,另有专文介绍)携同两个女儿从大家庭中(当时住淮安城内西长街蒲葭巷内)被分出来独立门户。开始的时候,还能勉强维持,慢慢地生活渐趋紧张,于是夫人就做手工织毛巾,以后又教私塾,博取微薄的报酬贴补家用。及至子旭先生去南京商业学校工作,收人才宽裕些。由于在校的工作量不大,有机会看到在家乡不易看到的有关文字学的书籍,同时又可以找到同道者请教。这就为辑录更多的有关资料创造了条件,其所著上述诸书都是在那时最后定稿的。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子旭先生之所以能专心致志从事著作,这和他有一位勤劳贤慧、德才兼备的夫人主动承担了家庭生活的~份重担有很大关系。
子旭先生大半生都依靠个人教私塾或当小职员以微薄的收入,过着相当清苦的生活。1911年在南京突患半身不遂症,不得已回到淮安,经过医治,勉强能够行动。为了生活,不久又策杖外出谋生,到1930年左右,竟至不能起坐,终日缠绵病榻,延至1936年病逝于淮安,终年70岁。
遗憾的是,像《小学丛残》这类书,都不是趋时通俗的作品,再加限于经济条件,无力印行,仅存油印本。解放前后,几经迁徙,他家仅存的一本亲笔手稿,遍寻不着,多方探询也没有一丝线索。此后不久,其哲嗣华东先生偶检旧箧,奇迹般地发现《小学丛残》手抄本,真是欣喜过望。另还附有近代著名名学者、文史大家、镇江柳诒征(翼谋)先生题写的书签和刘岳云、刘师培两先生作的序。诸大家对此书都极为推崇。刘先生岳云“序”中有“率手自写定”几个字,则这部手抄本出自子旭先生亲手摘录无疑,那就更可宝贵了。
为了保存先人手泽,子旭先生哲嗣华东于1994年从北京寓所慨然将《小学丛残》手抄本邮寄赠献给淮安市图书馆,以示对家乡文化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为此淮安市图书馆特颁发藏书荣誉证并在《淮安日报》作了报道。
子旭先生业师顾竹候孝廉于30年代初曾从北京寄赠子旭先生一首题为《忆汪生子旭淮安》五言律句①,特录之以为本文增色:
朴学近今难,陈编肯共看。
礼经补通考,雅训辑丛残②。
徐孺榻曾下,刘伶盏惯乾。
养疴如起废,好为报平安。
注释:
①原诗摘自顾著《跬园诗钞》卷五15页。
②原注:生曾著《杖制考》辑《小学丛残》。
作者附注:
本文记述的内容,大多由汪子旭先生哲嗣华东提供素材;在整理过程中又查阅了有关资料加以核实、修饰和补充。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