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排序
深情缅怀田少渔先生 / 邵寄声
1997年6月下旬的一天上午,我接到一位老友打来的电话:他从侧面得到田少渔先生病逝于北京的消息。骤然听到这个突如其来的噩耗,多少有些将信将疑:疑的是就在不久前还听说他老起居正常,生活得...
郝君砚樵传① / 毛乃庸
郝君砚樵传① / 毛乃庸 壬寅(光绪28年,公元1902年)秋,庸应州举②如白门③,始识淮安郝君砚樵,君方与其伯氏④荷舫偕。荷舫髙谈大睨,气盖一世,君讷讷如不能言。庸意君为谨厚者流,未尝异视...
封建家族的叛逆者——阮式 / 阮守天
封建家族的叛逆者——阮式 / 阮守天 明清以来,我们阮氏宗族就是淮安城内一个世代书香的封建大家族,可谓源远流长。城东门(现化机厂宿舍)和东门外七里塘各有一座颇具规模的“阮氏宗祠”。这个...
政协文史工作十年 / 郭寿龄
政协文史工作十年 / 郭寿龄 1996年9月20日前后,办公室通知我列席“主席办公会”。会上决定编辑一本文史资料,纪念淮安政协成立四十周年,并确定我为责任编辑。通过四十天紧张而有序的工作,《...
淮安关与板闸镇 / 何鹤飞 卢耀西
设在板闸的淮安关,历史久远。据《淮关小志》载:“淮安关署在板闸镇(今本市板闸镇板闸村)东南,距淮安、淮阴各十五里。节又据《重修山阳县志》载:“关榷之设始于明代,一为户部钞关驻板闸…...
周恩来的六伯父周嵩尧 / 秦九凤
周嵩尧谱名贻良,后更名嵩尧,字峋芝,号薰士,晚年改号芝叟。清同治十二年闰六月十八日(公元1873年7月17日)生于淮安,是开国总理周恩来二伯祖周骏昂的第三子,在周家大排行六,所以周恩来一...
韩信纪念丛林 / 朱德慈
秦末汉初时声震九州的天才军事家韩信(?-前196)乃“淮阴人也”(《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汉书》卷三十四《韩信列传》)。其人自幼丧父,家境困顿,但长成后却志向高远,苦读坟典,...
深切怀念伯文同志 / 邱孔望
深切怀念伯文同志 / 邱孔望 伯文离开我们巳经整整十周年了。十年前,那令人悲痛欲绝的一幕幕情景还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脑海之中;十年来,他的音容笑貌,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他的廉洁自律的作风,...
汪子旭与《小学丛残》 / 邵寄声
汪子旭先生名黎庆,子旭其字,原籍江苏省清河县(今淮阴市清河区)。清同治五年丙寅(1866)农历九月出生于江苏山阳县(今淮安市)城内,父名量字叔度,邑诸生,母王姓淮阴人,生四男二女,先生...
西安事变中周副主席对我的亲切教导 王国生 黄家顺
王国生口述 黄家顺整理今年十二月十二日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五十周年。回想当年与周恩来副主席在一起的幸福吋光,使我这个年逾古稀之人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崇敬和怀念之情。而分别已...
周恩来胞弟谈家世 / 王树荣 王旭馗
周恩来胞弟谈家世 / 王树荣 王旭馗 1983年5月,为了充实总理故居史料,我们专程去北京访问周恩来胞弟周同宇先生,到了他家,周同宇先生的老伴王士琴老太告诉我们,最近因季节转换,老周受了些寒...
状元楼与埋倭墩 / 刘怀玉
沈坤(1507-1560)字伯生,一字伯载,号十洲,是淮安历史上第一个状元,并且是一位抗倭民族英雄。嘉靖38年(1559),他因母亲去世在家守孝,看到倭寇屡次入侵,蹂躏祖国大地,自发地散去自己的家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