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排序
周恩来总理对故乡的怀念 / 文史办公室
周恩来总理十二岁离开故乡淮安以后,一直没有机会再回来一次。他生前不愿别人宣传自己,不愿让人参观他的旧居。可是,他在会见亲属、接见故乡干部,以及遇见同乡的时候,总是流露出对故乡的怀念...
韩信纪念丛林 / 朱德慈
秦末汉初时声震九州的天才军事家韩信(?-前196)乃“淮阴人也”(《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汉书》卷三十四《韩信列传》)。其人自幼丧父,家境困顿,但长成后却志向高远,苦读坟典,...
韩德勤撤离苏北淮安的经过 / 王健夫
一丸四三年二月,韩德勤的江苏省政府和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部均设在淮安县第四区蒋桥乡。在日寇发动春季大“扫荡”前,国民党军队的分布形势是这样的:韩直辖的独立第六旅(旅长李仲寰)所属两个团,...
淮安史话 / 朱珠
淮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早在五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活了。 在县城东北六十里的青莲岗,解放前曾挖出许多珍贵文物,有各种形状的石斧、石锌、石凿、石刀,还有原始人烧食物遗迹上的陶土...
回忆抗战时期的淮安县文工团 / 韩萍
抗战时期的淮安县文工团,是一支活跃的文艺宣传队伍。在县文教科直接领导下,她对宣传抗日救国、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假抗日真反共,活跃根据地军民的文化生活,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一、县文工团成...
西安事变中周副主席对我的亲切教导 王国生 黄家顺
王国生口述 黄家顺整理今年十二月十二日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五十周年。回想当年与周恩来副主席在一起的幸福吋光,使我这个年逾古稀之人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崇敬和怀念之情。而分别已...
淮安县委女书记李风 / 徐志高 葛正华
一、投身革命洪流 李风同志于1940年5月,随八路军第一梯队南下来到苏北,创建抗日根据地。开始,任中共淮海地委宣传部长《当时杨纯同志任地委书记)。李风同志工作积极,进步很快,同年10月,她...
汉大赋家枚乘 / 朱德慈
枚乘(前2207-前140),西汉辞赋史上那一轮皎皎的明月,乃是从淮安这方热土上冉冉升起的。《汉书》本传日:“枚乘,字叔,淮阴人也,”但秦代及汉初的淮阴实即包括今淮安的大部分辖区。据考,枚乘...
晚清学者诗人徐嘉 / 童玲
徐嘉(1834-1913),字宾华,一字遁庵,江苏山阳(今淮安市)人。清道光14年生于河下镇一个贫苦市民家庭。父淮,字汇川,“年十二丧父,贫甚”,“两世寡弱,日食甘薯……祖母佐以针黹(针线活...
埋倭山 / 秦九凤
埋倭山.座落在淮安县城东北六十多华里的姚家荡(现属顺河乡)。埋倭山实际上是人工堆积起来的大土墩,说它是山,是为了纪念明代辛丑年状元沈坤在这里大胜倭寇的丰功伟绩。 据《淮安府志》和《山...
韩信荒城 / 明·蔡昂
汉家司晨鸡用牝,真主南行将星殒。 苍凉故国吊遗踪,落日清淮去无尽。 王孙不归城亦荒,沙头草树纷成行。 尚有千年不平气,化为双剑腾青苍。 注: 韩信荒城——宋时在清河县治内与淮阴故城相近...
周恩来和于伶 / 袁鹰
周恩来和于伶 / 袁鹰 万里外的关怀 于伶从上海移押北京秦城监狱,匆匆又是一年。 铁窗里,白昼和黑夜连在一起,白昼也是黑夜。狱中多梦。梦里常回到逝去的岁月,回到上海、苏州、香港、桂林、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