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n-老淮安-第79页
古清真寺 / 马世德 颜景龙-老淮安

古清真寺 / 马世德 颜景龙

淮安古清真寺位于淮安河下罗家桥南清真寺巷内,是伊斯兰教聚众礼拜的场所,始建于清朝初期,1984年重修,占地面积953平方米。 该寺大门朝东,门厅三间。大门上方有白矾石匾额,上镌“古清真寺”...
淮安基督教福音堂 / 陈彬-老淮安

淮安基督教福音堂 / 陈彬

淮安市区镇淮楼西路西首(粮食局大楼对面),一幢有着近百年历史,外面虽已破旧,但仍依稀看出造型犹如欧美风格的庭院,每逢礼拜天上午,男女老少基督教徒便相聚在这里虔诚地祈祷、唱诗、诵经,...
镇淮楼 / 李诚 孟宝林 陈锦惠-老淮安

镇淮楼 / 李诚 孟宝林 陈锦惠

淮安,有一座妇孺皆知的古建筑——镇淮楼。千百年来,镇淮楼以它那庄重、典雅、古朴的姿态雄踞于古城中心,成为淮安的标志性建筑。 关于镇淮楼,史料多有记载。明正德《淮安府志·规制》载:“...
龙光阁 / 丁志安-老淮安

龙光阁 / 丁志安

明崇祯八年(1635),思宗朱由检调朱大典总督漕运,驻节淮安。朱大典字延之,浙江金华人,《明史》有传。他到职的第二年(1636)就建起了龙光阁。《重修山阳县志》卷五“职官”说他“在淮振厉风...
状元楼与埋倭墩 / 刘怀玉-老淮安

状元楼与埋倭墩 / 刘怀玉

沈坤(1507-1560)字伯生,一字伯载,号十洲,是淮安历史上第一个状元,并且是一位抗倭民族英雄。嘉靖38年(1559),他因母亲去世在家守孝,看到倭寇屡次入侵,蹂躏祖国大地,自发地散去自己的家资...
金天德大铜钟 / 郑闻-老淮安

金天德大铜钟 / 郑闻

在淮安“勺湖园”北侧,毗邻勺湖书院有一个钟亭,内悬一金代天德辛未年(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九月十四日铸成的大铜钟,故名“金天德大钟亭”。 该钟高1.98米,底口径1.32米,厚8厘米,重1.75...
淮安城今昔 / 毛鼎来-老淮安

淮安城今昔 / 毛鼎来

淮安城是古代运河线上的一座重要城市、军事重地。经过历代的修葺,淮安城形成了其独特的城市结构,一度有“铁打的淮城”之谓。明《永乐大典》的主纂、大诗人姚广孝曾写诗赞之为:“襟吴带楚客多...
淮安水利枢纽工程 / 张玉林 周银贵-老淮安

淮安水利枢纽工程 / 张玉林 周银贵

古城淮安,地处淮河下游,洪泽湖畔,苏北腹地。 追溯历史渊源,淮安一直与水联系在一起。这里曾经是漕运总督之所,商贾云集之地,盛极一时。自历史上黄河夺淮以后,水患不断,洪水危害更烈。有...
勺湖 / 陈慎侗 华炜-老淮安

勺湖 / 陈慎侗 华炜

勺湖位于淮安城西北隅,濒临古运河,因其水面弯曲如勺而得名。勺湖“即志所谓放生池也,又曰郭家湖,或曰王家湖”(程晋芳《重修勺湖草堂记》)。 勺湖是因构筑淮安城、修补取土逐渐形成的。它...
万柳池 / 陈慎侗-老淮安

万柳池 / 陈慎侗

万柳池又名月湖,在淮安城西南隅(西长街天妃宫巷西),水平如镜,芰荷杨柳,春生蒲菜,秋有甘藕鲜莲,一年四季出产鳊鲢鲤鲫,有古道院佛寺,“旧由西水关通于西湖,画船来往,为燕游胜地”(《...
萧湖 / 郑闻 华炜-老淮安

萧湖 / 郑闻 华炜

“萧家湖亦名珠湖(又名东湖),在城北里许,运河东岸”,与勺湖、月湖(亦名万柳池)并称淮安三湖胜景。明代以前,“运道经由城东”,“肖湖与城西之管家湖、城北之屯船坞溪港交通”,自“联城...
沈氏遂园 / 刘怀玉-老淮安

沈氏遂园 / 刘怀玉

清朝末年,在今市人民医院及其向北延伸很大一块地面上,曾经有过一座很大的宅院,宅内有一园林,名叫遂园。 遂园为清末常镇通海道道台沈敦兰所有。沈氏原籍浙江鄞县,为甬上望族。明代宰辅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