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n-老淮安-第50页
淮安督学部院灯牌公所①联-老淮安

淮安督学部院灯牌公所①联

淮安督学部院灯牌公所①联 顷刻即天明,此处何须久坐; 一声从地起,诸君自有前程。 【注解】: ①灯牌公所:为淮安独有,在府、县学试院旁建数十间敞厅,内设若干座位,每20座设一灯笼,上书坐...
山阳县学联-老淮安

山阳县学联

山阳县学联 黄河①水滚滚而来,文应如是; 韩信兵多多益善②,士益宜然。 【注解】: ①黄河:即今之废黄河。明以前为淮河。 ②多多益善:犹言越多越好。典出《史记》。刘邦问韩信自己能指挥多...
淮安奎文书院①联*-老淮安

淮安奎文书院①联*

淮安奎文书院①联* 退食自公②,最喜逢春暖秋清,水流花放; 澄心相对,更静参鹿鸣鹤和,鱼跃鸢③飞。 【注解】: *此联作者毛梦兰,清甘泉人,字秋伯,嘉庆进士,曾官湘潭知县,因故革职。后受...
汪氏宗祠联*-老淮安

汪氏宗祠联*

汪氏宗祠联* 黟歙固金汤,想当年兄弟怡绰①同心,万古声灵传越国; 祠堂永建定,愿今后子孙贤愚共继,千年俎豆焕淮滨。 【注解】: *此联作者汪筱川,字仪廷,山阳河下人,祖籍徽州。著名中医。...
罗氏宗祠联*-老淮安

罗氏宗祠联*

罗氏宗祠联* 俎豆①渐江②分济济; 鼓钟淮水自汤汤。 【注解】: *此联作者罗振镛,字颂西,精鉴赏,篆刻。为金石学家罗振玉之兄。 ①俎豆:是古代盛粮米肉食之器,祭祀时的礼器。 ②渐江:即浙...
河下四明会馆①联-老淮安

河下四明会馆①联

河下四明会馆①联 相逢多故里亲朋,试话明山月色、甬水②潮声,无客不思家,归梦远驰三百里; 到此览神州气象,但看战舰东来③、贾船西去,匹夫皆有责,旧邦毋忘四千年。 【注解】: ①四明会馆...
楚州 / 于兆文-老淮安

楚州 / 于兆文

楚州 / 于兆文 在繁体竖排的唐诗里 触摸到这滚烫的名字 二千一百年的辉煌 构成她的节音 二千一百年的荣光 铸就她的底蕴 她不是象形文字 但每触摸一次 眼前便会升腾当年的繁华似锦 她不是小曲音...
后记 / 余滔-老淮安

后记 / 余滔

后记 / 余滔 在古运河和苏北灌溉总渠这两条著名的人工河流的交汇点,坐落着古城楚州。 拂却历史的尘埃,这座钟灵毓秀的古城,已在历史的扉页褶褶闪耀了两千多年的光华。 踏上这片土地,就是踏上...
《淮安文史》第十八辑《古镇河下》目录-老淮安

《淮安文史》第十八辑《古镇河下》目录

  古镇河下 淮安(原淮阴)文史资料第21辑 楚州(原淮安)文史资料第18辑 二〇〇五年一月 目录 再现历史明珠的风采 ——序言 / 陈从亮(1) 千年古镇的文化轨迹 / 荀德麟(1) 名胜古迹编 ...
再现历史明珠的风采 / 陈从亮-老淮安

再现历史明珠的风采 / 陈从亮

再现历史明珠的风采 / 陈从亮 ——序言 在沟通神州南北的古运河畔,在淮安历史长河中,有一颗被尘封的明珠,那就是河下古镇。由我市政协文史委和楚州区政协文史委编写的《古镇河下》一书拂去了...
千年古镇的文化轨迹 / 荀德麟-老淮安

千年古镇的文化轨迹 / 荀德麟

千年古镇的文化轨迹 / 荀德麟 淮安河下镇位于淮安新城之西、联城西北。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邗沟入淮处末口(在河下北辰坊,即邗沟的北端)筑有堰坝,保证运河水位,过往舟楫须到此盘...
萧湖中的韩侯钓台和漂母祠 / 叶占鳌-老淮安

萧湖中的韩侯钓台和漂母祠 / 叶占鳌

萧湖中的韩侯钓台和漂母祠 / 叶占鳌 历史的尘埃永远尘封不了那些波澜壮阔的往事。两千多年了,能屈能伸、英武多谋、胸怀天下的大将韩信,心如菩提而且施恩不图报的漂母,一直都深刻在故乡人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