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n-老淮安-第33页
杨士骧故居 佚名-老淮安

杨士骧故居 佚名

锈迹斑斑的铁门,空荡荡的大院,私搭乱建的简易房,石灰斑驳的围墙,甚至连大门墙角那块“杨士骧故居”的石碑,也沾满了尘土。“杨士骧当年可是大官啊,官和李鸿章一样大。”住在杨士骧故居旁的...
3月8日 21:16
023010
淮安市民主党派简介-老淮安

淮安市民主党派简介

淮安市民主党派简介 △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淮安市支部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淮安市支部成立于1987年8月3日,是淮安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支部刚成立时,有成员7人,主...
钦工肉圆 / 李兆祺-老淮安

钦工肉圆 / 李兆祺

钦工肉圆 / 李兆祺 钦工是淮安北乡的一个大集镇。钦工肉圆是颇具地方风味特色的一种佳肴。 早在三百多年前,随着明朝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东南沿海和运河沿线许多较大城市的出现,钦工集市也...
祠堂庙宇联 -老淮安

祠堂庙宇联

汉韩侯祠联一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佚名【注释赏析】汉韩侯祠:在今楚州镇淮楼东路。一知已,指汉丞相萧何。两妇人:一指施食救韩信的漂母;一指屈杀韩信的吕后。此联仅lO字,概括了韩信...
12月5日 16:54
022960
揭开和璧隋珠之谜的地质学家郝用威 / 邢霄若-老淮安

揭开和璧隋珠之谜的地质学家郝用威 / 邢霄若

西周春秋时代,中国出了两件稀世珍宝:和氏璧、隋侯珠(夜明珠),“和璧隋珠”这句千古绝唱由此而生。这两件象征皇权帝位的国宝为何物?当代有位学者揭开了它们的神秘面纱。他,就是淮安人,湖...
近代考古学先驱罗振玉 / 杨升南-老淮安

近代考古学先驱罗振玉 / 杨升南

罗振玉在我国近代学术史上,是一位很有贡献的人物。他一生著作达一百三十多种,刊印书籍四百种以上。在晚年他曾给自己写了这样一副挽联: 毕生寝馈书丛,历观洹水遗文,西陲坠简,鸿都石刻,柱...
韩德勤统治下的粮食管理处 / 王健夫-老淮安

韩德勤统治下的粮食管理处 / 王健夫

一九四一年秋,驻在泰州城内的苏皖边区游击副总指挥李长江叛变,投靠汪伪组织,担任“和平救国军”第一集团军司令。原驻在兴化县城内的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虽然名义上还挂着鲁苏战区副总司令...
历史的功臣  民族的骄傲 / 白坚  丁志安-老淮安

历史的功臣 民族的骄傲 / 白坚 丁志安

——记抗英民族英雄关天培 关天培是著名的抗英民族英雄。他为巩固祖国南方海防,为根除鸦片祸害,为捍卫祖国的主权,为捍卫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独立,竭尽心力,鞠躬尽瘁,最后用热血和生命,写下...
抗日烽火中的新安旅行团 / 许慎忻 叶玉坤-老淮安

抗日烽火中的新安旅行团 / 许慎忻 叶玉坤

三十年代的旧中国,国难深重,人民遭殃。东北沦陷,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一个“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发出了抗击日寇、救我中华的强烈呼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九百六十...
毛乃庸《勺湖志》十六卷附一卷-老淮安
3

毛乃庸《勺湖志》十六卷附一卷

勺湖志十六卷附一卷 见有民国抄本,6册,国图地727.22/53.89;《中华山水志丛刊》本(水志第32册) 毛乃庸编。毛乃庸(1875—1930),字元征,号伯时,又号诶生,别署剑客,江苏甘泉人,流寓山阳...
淮城蒲菜 / 刘怀玉-老淮安

淮城蒲菜 / 刘怀玉

蒲菜俗名蒲儿菜,是淮安特有的传统名菜。因为它是香蒲根部的茎芽,所以又名蒲芽、蒲笋;《西游记》称它叫蒲根菜,在古书上则称之为蒲、深蒲或蒲蒻。 人类食用蒲菜本来并不限于淮安一地,而且历...
古文家、诗人、画家鲁一同 / 陈慎侗 郭寿龄-老淮安

古文家、诗人、画家鲁一同 / 陈慎侗 郭寿龄

鲁一同(1804-1863),字兰岑,又字通甫。先世为“甘(州)凉(州)故将”,清初随吴三桂征讨云南,后“窥其有异志,挈孥而逃于淮安之山阳,遂占籍焉。”(吴昆田:《鲁通甫传》,载《续碑传集集》卷七...